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監會出臺理財產品專區“雙錄”規定 治理飛單亂象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4 17:39:34

 每經編輯|王琛    

每經實習記者 王琛 每經編輯 姚祥云

近年來,隨著銀行業金融機構自營理財及代理銷售業務的較快發展,產品種類逐步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復雜性也日益提升。不過,產品私售、“飛單”等現象也隨即增多,屢禁不止。對此,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專區“雙錄”,并于2017年10月20日起施行。

中科院應用生態所客座研究員吳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次銀監會對銀行業代銷理財產品進行雙錄,旨在治理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自營理財及代理銷售業務的誤導銷售、欺詐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對于消費者來,有利于切實保護相關的合法權益,比如知情權、財產安全權、自主選擇權等,確保其在與銀行發生業務往來時獲得公平、公正和誠信的對待。

對此,銀監會表示,《暫行規定》的實施,將強化對于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的監控,對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行為、化解糾紛投訴、保障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監管部門開展行為監管提供了新的監管工具及重要抓手。

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專區“雙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專區雙錄即銷售專區錄音錄像,也就是說,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以下簡稱自有理財產品)及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應實施專區“雙錄”管理,即設立銷售專區,并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每筆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

《暫行規定》對需要“雙錄”的產品的明確界定,有利于統一各銀行機構的“雙錄”標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雖然各家銀行基本具備“雙錄”流程,但在具體操作和規定上略有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對自助終端銷售理財的限制,堵住了目前部分銀行員工規避“雙錄”的口子。《暫行規定》中表明,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自助終端等電子設備中對產品風險信息進行充分披露,同時還應提示消費者如有銷售人員介入進行營銷推介,則應停止自助終端購買操作,轉至銷售專區內購買。嚴禁銷售人員在自助終端等電子設備上代客操作購買產品。

從源頭上規范銷售行為

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是金融服務的關鍵環節,容易產生誤導及欺詐銷售行為,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財產安全權、自主選擇權等合法權益。近年來新聞頻繁曝出的銀行理財“飛單”就是典型的欺詐銷售行為。所謂“飛單”,即借助銀行內部平臺私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或非本行授權和達成委托銷售關系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消費者如不小心“踩雷”,就會很容易落得錢財兩空。

因此,理財是銀監會近期監管重拳指向的關鍵領域之一,而“雙錄”問題則是銀監會長期治理理財業務的基本監管工作。銀監會2017年6號文《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也指出,不得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嚴格落實“雙錄”要求,做到“賣者盡責”基礎上的“買者自負”,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除此之外,早在今年4月10日,銀監會就在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指導意見中作出明確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控,確保自營業務與代客業務相分離,嚴禁利益輸送;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充分披露產品信息和揭示風險;同時應當對代銷業務實施嚴格謹慎管理等。

此次《暫行規定》致力于規范銷售市場秩序和銀行業金融機構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行為,有效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并切實加強行為監管同時維護銀行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此,吳琦表示,對于銀行業來說,通過約束其銷售行為,強化其產品信息披露義務,有利于完善監管部門的行為監管機制,加強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理念,化解其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促進銀行業銷售行為的規范化,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和秩序,從長遠來看,有利于銀行贏得客戶口碑和市場美譽度,提高客戶黏性和忠誠度,促進銀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了解到,《暫行規定》首次對專區“雙錄”管理作出比較系統性的規范,要求銀行進行專區“雙錄”,以技術手段增強了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行為的硬性約束,強化了其信息披露義務,有利于從源頭上規范銷售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專區“雙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