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4 00:40:5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記者 楊棄非
7月,成都提出重塑產業經濟地理的戰略規劃,中心城區擴圍的消息也接踵而至。頂層設計已出,曾經的二圈層將如何打破圈層結構、實現成都全域均衡發展的期望也備受矚目。
提檔升級正是新都發展的主要方向。這種“更新”與“轉型”具體將如何實現?今年3月,新都成立成都香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投集團”),以50億元注冊資本,將原有5家國有公司、10個鎮屬公司和11個部門委管公司進行統籌管理,正以統一標準化的運營模式,探索提升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整體能級。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更離不開資金建設,今年2月,北京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香投集團成功注冊10億元人民幣中期票據,并首期發行5億元人民幣中期票據,成為全省首家發行中期票據的區級平臺公司,更為新都區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運營已近5個月時間的香投集團,正不斷探索新路,尋找產業推進城市發展、為新都解決融資問題的保障方法。可以看到的是,其從多渠道融資、人才提質到產業提檔,一系列具有新理念的新舉措,也正讓成都城北的重要區域——新都區這座迎來發展新機遇的城市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
人才提質“二選一”機制吸引特需人才
從成都產業大會開始,“招才”成為這個夏天最火關鍵詞之一,“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在這樣的引才思路下,成都陸續出臺了人才新政,其效果也在不斷顯現。
7月14日,一場特別的“入職培訓”在香投集團展開——在這場“市場化引進人才座談會”上,重點被放在每個新晉入職者身上:1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引進人才暢所欲言,分享入職后的點滴。
這11名“主角”,是香投集團成立后的第一批引進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這批人才也是《新都區2017年成熟型特需人才引進工作方案》出臺后按照新引才政策引進的人才。基于此,新政運行效果如何,備受各界矚目。
事實上,新政此前就已因其“二選一”的全新引才思路受到熱議。根據該政策內容,新都打破“體制內”引才的思維局限,首次采用“編制內引進+市場化引進”的方式開展選聘,求職者可根據自身尋求在兩種入職方式中選擇一種:編制體制內引進的人才直接納入事業人員管理;市場化引進的人才則比照本行業市場薪資,提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數據顯示,新都區今年的招引行動共吸引1000余名包括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外重點院校在內的碩博研究生到場咨詢,而在進入復審環節的67人中,博士研究生15人,碩士研究生52人。
“剛入職兩個月,公司就開始帶著我接觸一些項目,感到有發揮自己所學的地方。”作為引進人才之一的黃漢杰是甘肅酒泉人,畢業于廈門大學,作為留美金融碩士的他畢業后沒有去北京、上海,而是來到成都新都區。
曾在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打拼過三年多的黃漢杰正是香投集團非常需要的金融類人才。目前,他正在業務骨干的帶領下接觸一些項目,盡快發揮才干。
眾多人才投奔香投集團與其顯著實力不無關系。
今年3月成立的香投集團是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50億元,下轄成都市新都區香城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區興水建設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區蓉桂運業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區興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4家區屬一級國有公司,10家鎮屬公司和11家部門委管公司,另有控股子公司19家,參股公司9家。
目前,香投集團積極參與新都區土地整理與開發,市政基礎設施與環境治理的投融資、建設和管理,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文化、醫療、體育項目投資,物業管理,資本運作,對外投資,項目招標、項目投資咨詢,城市公交客運、客運站經營管理,勞務服務等業務。
發揮融資功能全省首個發行中期票據區級平臺公司
今年2月,位于北京的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香投集團成功注冊10億元人民幣中期票據,并首期發行5億元人民幣中期票據,成為全省首家發行中期票據的區級平臺公司,更為新都區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3月,香投集團再次在銀行間協會成功注冊8億元短期融資券,首期發行4億元,該筆短期融資券采用純信用方式發行,無任何擔保措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隨著一筆筆金融業務的開展,香投集園在金融領域業內知名度快速提升。
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飛機零部件、地面設備的研發、制造、修理、技術服務及銷售等業務的企業,立足航空領域,主要從事民用客機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等業務。香投集團利用產業基金對該公司投資參股,該企業于8月22日上市,成功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在新都工業東區內,一片空地最近有了新的變化:在原屬于中建鋁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的100畝工業用地上,香投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廠房正在不斷建造成型。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也是香投集團下轄的新都興工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合資打造的又一綠色新材料項目。
據香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以生產混凝土為主業,其綠色理念主要體現在生產的過程中:不僅工廠整體為全封閉生產,同時,在低碳節約和綠色友好方面,積極利用工業廢材,并構造回收循環系統,以實現廢渣、廢水、粉塵零排放和低噪音生產。
為何香投集團要加大綠色建材產業的布局?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的投產運營“可以推動新都地區綠色建材及其制品行業的換代升級,提升行業科技水平,實現產品的綠色化、科技化和信息化”。
產業提檔天府動力新城總產值劍指3500億
成都產業大會之后,新一輪發展機遇正在這座國家中心城市不斷涌現,“升級”為“中優”城區,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新都區提出了軌道交通、航空動力、現代物流這三大產業方向,這也為新都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
方向已確定,香投集團的“殺手锏”,正是由其作為主要承建方打造的天府動力新城。它被稱為新都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總名片,也由此成為新都產業提檔升級的重要基礎與來源。
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產業——軌道交通和航空動力在西部地區正是聚焦在成都、在新都。
這座位于新都石板灘鎮的“新城”,以新都現有的優勢產業軌道交通、加上航空動力兩大產業為核心,代表著新都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和未來方向。根據此前規劃,經過20余年的發展,到2030年,這里將形成一個用地規模27平方公里,總產值3500億元的產城融合集聚區。
資源已不斷向此聚集。自2014年中車簽訂協議與新都共同打造軌道交通產業園以來,不僅中車成都工廠在2016年實現正式投產,還吸引了包括今創集團、南京圣達等多家軌道交通轉被制造領域重要的配套供應商投資落戶。截止今年6月初,已有包括中車集團在內的14個項目入駐軌道交通產業園,總投資達50.7億元。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在香投集團大力聚人才、興產業的背后,新都“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可見一斑。提升北部地區生態屏障,保護好歷史性、標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改善人居環境。這也是香投集團發展的又一重點。根據其此前發布的報告,由于歷史原因,新都城市建設較早,配套不全,建筑形態、環境等都存在層次較低的問題,各項基礎設施已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因此,在推進產業發展的同時,還需提升配套水平、完善發展環境。
一個例子是,天府動力新城也正是按照“三生一體、智慧創新的聚業樂業之城”的定位進行建設。根據其規劃,除軌道交通產業片、軌道交通及動力延伸產業片、航空產業片三大與產業直接相關的片區之外,還包括一城一心三園以及一個生態文旅片區。產業用地僅占天府動力新城主要用地的40%。
“在每個產業片區中,我們也將植入片區及公共服務職能,強化產城融合布局模式,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上述香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值得注意的是,這正是成都此前提出的發展“產業新城”的思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