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3 01:59:30
這次在香港,成都為何選擇“金融”和“文創”進行專場推介?
范銳平說,成都在香港推介主要是考慮到香港的特點。首先,香港是國際金融港,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處于前列的位置。同時香港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這個節點的作用,實際上是把外資通過香港“引進來”,內地通過香港“走出去”。而這樣的節點主要是依靠金融實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金融專場”。另外,香港既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又有“國際范”,現在國際上的一些文化潮流是通過香港傳到內地的,所以香港實際上是一個國際文創節點。我們和香港的文創企業合作,實際上是占據了國際文創的節點,所以選擇這兩個主題做特別推介。
每經編輯|余蕊均 吳林靜

范銳平在“成都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專場推介會”上推介成都
每經記者 余蕊均 吳林靜 攝影記者 張建 香港報道
8月21日起,“川港澳合作周”在香港開啟。根據安排,成都在香港分別舉行“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專場推介會”與“建設國家西部文創中心專場推介會”。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作為主推介人,向參會政商界人士介紹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與西部文創中心的有關情況。
本次“川港澳合作周”期間,成都為何選擇“金融”和“文創”兩大主題進行專場推介?背后有何考量?和香港之間有什么合作進展?昨日(8月22日)上午,范銳平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解讀“川港澳合作周”期間成都開展的兩次推介活動背后的考量。

為何在香港推薦金融和文創?
“香港是國際金融、文創的節點”
成都目前正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出增強西部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通信樞紐的“五中心一樞紐”功能,外界頗為關注,這次在香港,成都為何選擇“金融”和“文創”進行專場推介?
對此,范銳平說,成都在香港推介主要是考慮到香港的特點。首先,香港是國際金融港,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處于前列的位置。同時香港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這個節點的作用,實際上是把外資通過香港“引進來”,內地通過香港“走出去”。而這樣的節點主要是依靠金融實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金融專場”。另外,香港既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又有“國際范”,現在國際上的一些文化潮流是通過香港傳到內地的,所以香港實際上是一個國際文創節點。我們和香港的文創企業合作,實際上是占據了國際文創的節點,所以選擇這兩個主題做特別推介。
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增強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西部金融中心”;5月,《成都金融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出爐,提出“到2020年底金融業增加值要達到2200億元以上,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以上”的發展目標。事實上,近年來,成都已成為“外資東進、內資西移”的首選之地,數據顯示,成都的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位列中西部第一,外資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均位居全國前列。
而在文創方面,成都的發展潛力同樣巨大。這座擁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國”,正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天府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過去一年,成都文創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614.2億元,創造增加值633.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5.2%,已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范銳平在“川港澳合作周·走進香港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四川推介會”上推介成都
人才為何青睞成都?
“包容的文化,開明的心態”
當前的成都,站上了新的發展起點。作為“萬億俱樂部”中的一員,成都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11.4億元,同比增長8.2%。
根據GWC發布的世界城市評價報告,成都城市綜合競爭力躍居靠前,在內地排名僅次于北上廣深。而根據2017年中國城市商業排行榜顯示,成都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四項指標均為滿分成績,高居中國四榜中新一線城市榜首。德國總理默克爾稱贊成都,“這是一個高效、可持續的發展城市。”《福布斯》雜志將成都評為“未來十年發展最快的城市”。
在范銳平看來,成都有著三個關鍵詞——“成名、成長、成功”。因“天府之國”、“休閑之都”的美譽而成名;因建設國家級天府新區、國家中心城市而成長;因“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而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初召開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范銳平表示,面對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步入新階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贏得未來發展,站穩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積蓄沖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須依賴產業實力的不斷壯大。
隨后,7月12日,成都正式發布《關于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 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用50條措施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保駕護航”,這便是備受矚目的成都“產業新政50條”。
決心和動作已然取得效果,各類人才、資金、技術加速匯聚成都。根據CCG全球化智庫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成都在海歸就業創業最愛的城市中位列第三位,僅次于北京上海。而在近期多個機構發布的榜單中,成都多項數據排名前列,表現亮眼,無論是應屆大學生還是海歸人才,都對扎根成都、成為“蓉漂”表現了出極大的興趣。
在范銳平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成都有著包容的文化。“我們對各種新的要素、新的文化進入有著非常開明、包容的心態。”

“川港澳合作周·走進香港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四川推介會”現場
蓉港合作有何進展?
“將與香港機場管理局全面合作”
目前,成都已成為港資西進的首選之地。蓉港合作的IFS、太古里、蘭桂坊成為成都的文化地標和蓉港攜手的見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和香港國際機場的合作也是成都此行的內容之一。現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按計劃,到2020年,成都將成為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范銳平透露,成都跟香港機場管理局將有一個全面的合作,包括貨運、客服、飛機維修等領域。同時,成都還會派一批干部及管理人員,到香港對標學習,未來雙方或將組建合作團隊,從項目開始深入合作。
“將拼船出海作為蓉港合作新方向,合力創建‘城市合伙人’、‘命運共同體’。”蓉港之間的合作將迎來新的契機。
在22日上午的推介會上,范銳平提出5點倡議:一起構建蓉港經貿合作機制,共建蓉港協同開放發展新關系;構建蓉港國際金融合作機制,共建蓉港金融互通共享平臺;構建蓉港國際物流合作機制,共建泛歐泛亞開放新通道;構建蓉港創新合作機制,共建國際技術轉移合作平臺;構建蓉港文旅合作機制,共建世界文創名城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