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2 23:46: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梁薇
每經記者 梁薇 每經編輯 楊翼
為應對“雙積分”,又一家外資車企選擇了新能源合資的路徑。
今日(8月22日)下午,在眾泰汽車(000980,SZ)停牌第二日,福特中國率先發布了與眾泰汽車相關的重大消息:兩家企業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隨后,眾泰汽車也發布公告確認了此消息。
眾泰汽車在公告中表示,雙方已于8月21日與福特簽署了《關于純電動乘用車業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雙方目前正在研究并探討成立一家從事純電動乘用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合營公司。
一個是美國百年企業,一家是中國本土民營企業,兩者合作雖看起來有些意外,但結合目前,我國的汽車市場和政策環境來看,又在情理中。
有業內人士就指出:“接下來,國內所有新能源汽車產量大的企業,都有這種機會,因為雙積分政策的影響,跨國車企或許都在尋找合作伙伴。”
第二個江淮大眾?
8月22日,福特中國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向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透露,福特和眾泰雙方今年開始接觸,目前簽署的是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開始協商具體合作細節,這些內容也需要走政府審批等流程,“我們希望2017年底能夠完合作協議的具體協商”。
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這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雙方合作還有很多具體事情要談,“選擇福特也是希望福特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先進技術。”
福特與眾泰合作一公布,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第二個江淮大眾”,沖著“雙積分”而來。按照目前情況來看,雙積分政策落地在即,這無疑給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汽車行業分析師田永秋表示,外資車企找國內新能源車企合作,最主要是看中后者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能夠換取多少積分,接下來,跨國車企在此方面的動作將會更多。
眾泰汽車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眾泰汽車已累計銷售超過1.6萬輛純電動車,同比增長56%。就在眾泰汽車發布此數據的第二日,公司股價漲停,新能源板塊表現對公司影響顯而易見,對于急需積分的外資車企而言,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兩條路徑選擇
今年,在江淮大眾項目獲批后不久,6月初,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到“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包括現有商用車企業生產純電動乘用車)投資項目,應符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27號令)的要求,新建中外合資轎車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中外合資企業數目的規定僅適用于傳統燃油汽車,新建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按照《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辦理核準。”
簡言之,目前,外資車企在兩家合資企業之外,再成立一家新能源合資企業不受政策限制。而合資企業要獲得新能源牌照,除用已有牌照,還可申請新牌照。
田永秋向NBD汽車表示,由于目前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審批已暫停,并且預計恢復審批后要求會進一步提高,因此如果福特與眾泰選擇新建品牌,通過審批可能還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
對此,上述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未來用眾泰汽車已有品牌,還是申請新品牌,都還需要再進行討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