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1 21:28:47
隨著今年以來A股IPO的提速,從新股上賺錢多多的不僅是打新的股民,高興的還有大量的私募股權投資。新股發行加速,使得私募股權投資退出的速度也明顯加快,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在2017年7月,43家IPO公司中,19家公司有VC/PE支持。其中通過IPO退出共19起,涉及80家機構,77只基金。也正是在這樣的賺錢加速的背景下,股權投資私募基金發展也迎來了大爆發。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IPO擴容股權私募退出速度加快
IPO提速對于私募股權投資而言,新股發行提速也意味著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更為通暢更為快捷。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在2017年7月,43家IPO公司中有19家公司有VC/PE支持,占比達44.19%。其中通過IPO退出共19起,涉及80家機構,77只基金,7月的私募股權投資IPO退出數量同比上升了18.75%。此外,產品的平均退出年限也從2016年的4.85年下降至4.16年。
如據基蛋生物招股書披露,2013年3月,維思捷宏旗下的蘇州捷富投資企業、維思資本旗下的杭州維思捷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麒厚西海、杭州維思參與了該公司第一輪融資,投資金額為10000萬元,獲得股權占比25.50%。2014年9月,杭州維思旗下的天津捷元資產管理合伙企業和華泰紫金旗下的華泰紫金(江蘇)股權投資基金又參與了新的一輪融資,而基蛋生物于2017年7月17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過IPO實現了退出。
英科醫療招股書也顯示,2011年11月,深創投以及旗下的淄博創新資本創業投資、貝加資本旗下的蘇州康博沿江創業投資中心參與了該公司第一輪融資,投資金額為8000萬元,獲得股權占比26.24%。2015年7月,濟峰資本旗下的嘉興濟峰一號和云畔投資旗下基金等參與了英科醫療的新一輪融資,投資金額為7035萬元。2016年2月,深創投以及旗下的淄博創新資本創業投資等基金參與了公司上市前最后一輪投資。2017年7月21日,英科醫療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上述機構和基金通過IPO退出。
此外,券商系私募基金投資的項目也頻頻實現IPO退出,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券商系私募已有23只產品通過IPO方式實現退出,而2016年全年僅有13只項目實現IPO退出。其中海通證券旗下的海通開元,在今年二季度已有4家直投企業以IPO方式實現退出,包括科藍軟件、保隆科技、金能科技、瑞斯康達,其賬面回報率大多在3倍以上。
股權私募扛起私募規模發展大旗
值得注意的是,據證監會8月18日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15家,其中已過會45家,未過會570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34家。而目前IPO發行加速已常態化,截至8月11日,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的IPO數量達326家次,創下了自2013年以來的新高。
IPO提速使得股權投資私募基金通過IPO退出更為順暢,這也是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的機遇。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在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0110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8734只,管理基金規模達9.95萬億元。其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管理人為11543家,管理基金數量為24419只,管理基金規模高達61369億元;而私募證券管理人為7824家,管理基金規模23567億元。從規模上對比,目前股權類私募的規模是證券類私募的2.6倍,由此可見,股權私募扛起了今年私募規模大發展的大旗。
對此杜茲投資總經理鄒兆龍指出,IPO的擴容大大增加了實體經濟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在整個資本市場溢價效益的帶動下,實體經營者都想來市場分一杯羹。再者近幾年股權投資風行,成功的案例很多,會形成一些示范效應;其次是IPO常態化,企業上市渠道暢通,監管層支持創業投資,股權創投私募受益于此。三則是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期,國家倡導發展高新技術,推動了相關領域的股權、創業投資熱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