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空調、洗衣機、彩電入局共享經濟 共享家電是創新還是噱頭?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1 17:56:35

2017年,共享經濟在各領域不斷蔓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可以共享的產品,已經不僅僅是單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接連出現。隨著空調、洗衣機和彩電的入局,共享經濟這把火也燒到了家電領域。不過,對于共享家電,有行業觀察者認為只是一個“噱頭”,并不會成為主流。

 每經編輯|莫淑婷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趙橋

共享經濟蔓延至家電領域

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的火爆,“共享家電”也開始在業內躍躍欲試。近日,某廠商首發“共享空調”,目標對準“90后”年輕人。據了解,共享空調采用了“押金按時收費”模式,每臺空調押金3000元,按照每小時1元價格收費,電費用戶自理。

該企業推出的共享模式,需要消費者下載公司的智能空調APP,并實名注冊便可以成為潛在用戶。只要在該平臺發布需求,距離他最近的線下服務商接到APP的訂單后,就會根據訂單的信息,進行送貨上門安裝。消費者支付一定的押金之后,會有租、續、退三個通道,開機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充值即可。

推出共享空調概念的這家企業認為,公司的模式與傳統的空調租賃不同。其共享空調的一大特點是在空調產品植入物聯網科技,廠家直接與消費者連接,并通過大數據技術掌握用戶使用空調的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多家家電企業也都推出類似的租賃業務,產品涉及除空調外的其他家電產品。有廠商推出共享式空氣凈化器,由經銷商免費投放到酒店,再與商業場地所有者進行利潤分成。消費者只要打開微信掃一掃凈化器機身上的二維碼后,選擇體驗套餐,支付成功后即可享用空氣凈化器。

除空氣凈化器外,這兩年也有多個廠商推出智能洗衣房,多是用于高校、公寓、酒店、商用市場等。在電視領域,也有廠商宣稱推出了可以共享的電視,可以讓用戶通過參與電視運營獲得收益,并以會員方式進行返還。

業內:共享家電多是“噱頭”

盡管存在一定的市場需求,但用戶對于租賃模式也在觀望。一位剛來深圳工作的“90后”女孩告訴記者,“租賃空調的風險較大,若租賃方跑了有可能沒法要回押金,所以最終還是選擇買了一臺一千多元的新空調。如果有大廠商推出共享空調的話,會去考慮,但也只是短期,長期的話更傾向購買新機。”

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具有共享屬性,一般來說具有共享屬性的產品是具有移動的特性。空調尤其不具有共享的屬性,因為空調需要安裝,并且不可移動。在所有家電產品里面,空調是最怕反復拆裝。共享空調這個實際上只是“噱頭”,炒概念,搭乘共享的順風車。”

劉步塵認為,共享空調不會成為主流,其實質是一種租賃行為,其訂單具有很大隨機性、零散性,真正推動企業的還是終端零售市場。

家電觀察人士梁振鵬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空調一千多就可以買一臺,而且包安裝6年免費保修,現在買個手機都不止一千多。共享空調不會成為主流,因為空調這個產品反復拆裝會出問題。空調本身是一種半成品,連接管在拆裝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制冷劑泄露,壓縮機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問題。損耗的成本很高,對空調品質的損耗也很大。”

一位空調安裝工人則表示,空調拆裝理論上是沒問題的,但是要注意拆卸的過程中避免磕碰,建議不要反復拆裝。

記者注意到,若一臺空調成本3000元,按照每小時1元,每天使用6小時,每月使用20天測算,一個月120元,一年使用5個月計算,每年收回600元,這樣計算5年收回成本。此外,加上產品自身的損耗、運輸損耗以及拆裝的人工成本,收回成本的時間會更長。

對于市面上存在的共享洗衣房模式乃至其他共享產品,梁振鵬認為,共享洗衣房其實就是很早以前面向公寓、大學生宿舍的公用洗衣房,并不是創新。只是“共享”這個名詞熱了就改稱共享洗衣房,并沒有多大的技術提升。

事實上,共享空調乃至共享家電剛面世就飽受爭議、褒貶不一。有的認為,“會跟隨租賃市場爆發增長”,市場潛力巨大,反之也有人提出質疑,表示共享家電“強扣共享帽子”,只是一個炒作的“噱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共享家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