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 2017-08-21 17:11:10
有一種文藝范兒的生活方式叫明月村;有一種心無旁騖的創業方式在中國藝庫……從紅星路35號到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星羅棋布的文創基地令成都的文創人才輩出,名家云集。創意成果的轉化,更讓成都抓住機遇做大創意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全國文創中心地位逐漸凸顯。

明月村的陽光房
(本文刊發于2016年11月25日 成都商報07版)
據統計,2015年,成都的文化產業增加值預計達567億元,占GDP的5.06%,初步進入新興產業行列。成都有更大的愿景:到2020年,把成都建設成為中國中西部最具影響力、全國一流和國際知名的“文化之都”。
既要“參天大樹”,又要“遍地開花”的發展速度讓人咋舌,文創產業為何如此青睞成都這片熱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強包括西部文創中心在內的“四中心一樞紐”功能,是成都必須擔當的國家使命。擔當這一使命,成都如何使創意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日來,成都商報記者探訪多個文創園區,尋求其中的答案!
順著碎卵石鋪就的幽徑小道,一片片石頭砌成藝術外墻和古樸大氣的陶藝陳設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闖入眼簾……這里是“明月村”,一個乍一聽就頓覺“月明風清”的地方,像磁石一樣牢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文創精英!
11月15日下午,慕名而來的北京別處空間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東梅老師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其中,“沒想到這里這么美,真是不虛此行……”東梅曾經探訪過全國各地很多的古老村落,但明月村給她耳目一新的感覺,“設計圈內的朋友推薦我來的時候,我以為這里又是一個‘神仙聚會’的地方,但真正走進來卻發現,這是一個‘不裝蒜’的地方!”!
東梅的這句話并不是有的放矢。在村中游覽的過程中,東梅不止一次地問:這是原住村民的房子嗎?怎么這么干凈整潔?在東梅眼中,一棟棟或古樸或文藝的房子里,原住村民氣不短,新村民不自傲,新舊村民互助融合,和諧相處,一個與以往大多數新農村建設或文化創意、文化旅游項目迥然不同的發展模式,正悄然在明月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東梅告訴記者,自己迫切地想要在這里做點什么,“明月村在環境治理上很用心,我可以在降低能耗、提高舒適度上提供專業的幫助。”
像東梅一樣,靠“圈子傳播”效應為明月村引進的“新村民”并不在少數。知名前媒體人、作家寧遠因為愛上了這里的松林、竹海、茶園和質樸的村民,便在這里開了“遠遠的陽光房”草木染工作室,同時還帶來了畫家朋友、染布人寒山開起了染布坊。藝術展廳、餐廳“櫻園”的創始人熊英,也跟隨好友寧遠、寒山的步伐,把新“櫻園”落戶到了明月村。此外還有,水立方中方總設計趙曉鈞的“呆住堂藝術酒店”,上海i20公益組織理事長、知名茶人陳瑤的“曼陀羅茶人生活”,收藏家趙洪的皮影博物館,趙洪和李南書的成都第一個“篆刻傳習所”,水彩畫家YOLI的繪畫工作室、詩人阿野的云里藝術咖啡館、詩人趙野的詩歌工作室、藝展空間“明月臺”,國學傳播者李迎濤的“善本學堂”……
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明月村已引進陶藝家、藝術家、設計師、作家、青年創客100余位,引進文創項目36個,帶動村民創業項目26個,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入駐明月村的眾多文創項目將直接服務村民,為村民提供免費培訓、文化服務及產業孵化。明月村也脫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4000元以上。
借“新村民”之力,文創從明月村的泥土里生長了出來!在記者采訪中,明月村的原住村民高愛軍急匆匆地前來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為參加“2016成都創意周”明月村活動的嘉賓和工作人員制作一個特殊的竹胸牌。為了保證胸牌的色澤,他把自己的竹籬笆拆了當原料,“在明月村,只要你有好的創意,就能轉化成成果!”
“手工藝創意聚落和文化創客聚落初具規模,將來還將有更多的藝術家、設計師、青年創客聚集于此。”明月村村長、“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組負責人陳奇告訴記者,按照規劃,到2018年,在7000畝生態雷竹、3000畝茶園間的人文藝術村落里,將形成兩個老窯口,核心區17個文創項目,環線21個文創院落,旅游合作社指導農戶自營旅游業態項目30個的文創新村格局。對于明月村未來的發展,陳奇信心滿滿。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說明月村是聚集文化創客的洼地,那么坐落在洛帶古鎮的“中國藝庫”,則是不折不扣的文創產業鏈完整園區平臺。
“如果沒有入駐中國藝庫,或許我會徹底丟掉畫畫去從事其他行業,所幸我來了這里!”入駐中國藝庫5年的青年油畫家尹統說。5年前剛走出校門,尚處于茫然期的他經朋友介紹,來到藝庫創業。藝庫不僅為他量身定做了藝術孵化計劃,還提供了優雅的環境、良好的氛圍以及生活補助等,使他得以安心創作、一展才華。經過5年的宣傳、推廣,如今,尹統的作品已獲得了市場的肯定,平均每幅已能賣到2萬多元。
像尹統這樣的青年藝術家在中國藝庫還有不少。自2010年中國藝庫藝術院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在洛帶古鎮啟動,截至目前,該孵化園已與四川音樂學院、西南交通大學、云南大學、貴州大學等20所左右的院校合作,成功孵化文豪、劉蕓、尹統、張華東等多名“80后”、“90后”藝術人才,多元化的文化生態為藝術畢業生創業、就業打開了廣闊天地。“現在活躍在成都的青年畫家基本上都在藝庫待過,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藝庫為當代藝術保留了種子!”尹統說。
在中國藝庫,上百個“桌子鋪”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些由藝庫獨創的專為大學生搭建的創業實踐平臺,為懷揣創業夢的大學生們創造了實現夢想的可能。
“不要小看這一張桌子,有個畫速寫的年輕畫家,在這里出售10元一張的速寫,一天能掙1000多元。賣創意小產品的賣家,一天也能賣出3000多元的產品。”中國藝庫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在“桌子鋪”經營得好,藝庫還會把他們引入商鋪、給予政策扶持。
除了“桌子鋪”,更多創新創業基地的落戶,引爆青年創業激情。“我們已搭建完備的產業鏈,藝術家只需要安心創作就可以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藝庫在孵化藝術家的同時,還在孵化文創機構。據介紹,藝庫為文化創意投資人提出了“定制空間”的概念,即按照投資人的需求進行設計,打造文創機構和產品。目前,多家藝術衍生品研發和銷售機構陸續入駐中國藝庫。比如,從藝庫起步的藝術衍生品超市——百家百城,經過藝庫兩年孵化,目前已在全國各地連續開了分店。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只憑一張照片,就能遠距離準確找到目標;在8級強風中,飛行得穩穩當當;視覺傳感器導航,能從正在移動的人群中鎖定目標……11月25日~27日,在成都創意設計展覽會上,國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將展示其中國領先、國際先進的無人機機型及相關技術,而在不久的將來,國鷹無人機將實現“成都造”!
據國鷹航空董事長宋鴻介紹,國鷹無人機采用了全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經元”控制系統。和復雜的傳統控制技術相比,這個控制系統幾乎無需調試,就能實現全航程的跟蹤控制機能。“我們的主板最輕只有20克,堪稱世界上最輕的高性能多用途自駕儀。”
優秀的控制系統,搭載各種機載裝備,國鷹開發出了適合各種用途的無人機機型。宋鴻舉例說,無人機如果搭載視覺傳感導航系統,僅憑圖像就能遠距離準確找到目標,“這項技術可以用于警用,比如在追捕嫌疑人時,無人機可以憑著照片在人群中鎖定跟蹤嫌疑對象。”此外,無人機還在農業植保、醫療監護、搶險救災、森林防火、大氣監測、交通監控、數字化城市建設等方面運用廣泛。“在文化、體育等創意設計相關領域,無人機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宋鴻說,“我們希望通過成都創意設計周的平臺,進一步打開工業級民用無人機的西南區域市場。”
要實現占領工業級民用無人機市場的目標,國鷹航空需要建立孵化基地。“我們在河北定州有基地,但要打開更廣大的市場,西部地區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宋鴻說。經過多次考察調研,國鷹航空將無人機孵化基地鎖定在成都金堂。
據悉,目前,國鷹航空已經和金堂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在金堂白果鎮建設一個占地近1000畝的無人機產業基地。基地建成后,包含研發、設計、制造、培訓、應用等在內的國鷹無人機全產業鏈,針對西南區域的布局將被搬到金堂,項目投資額預計將達到10億元。
國鷹無人機落戶金堂,“成都創”又有了新的重磅項目。而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在2016成都創意設計周上一睹為快。
11月25日~27日,世紀城新會展中心,2016(第三屆)成都創意設計產業展覽會上,國鷹無人機將展示其核心機型。“現場我們都是真機展示,沒有模型。”屆時,觀眾能在展會現場看到充分運用了材料特性,整機重量(不含電池)僅為1100克的四旋翼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折疊后可塞進普通大小的書包,十分輕便。
成都商報記者 李彥琴 攝影記者 張士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