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17-08-16 17:57:10
網絡購物已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依賴網購的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在網上購買商品之后,如果接到客服來電,要提高警惕,切忌輕易按照對方所說的內容進行操作。
8月6日,浙江寧波的姑娘小唐接到一個自稱是網店客服的電話,稱小唐在半個月前網購過店里的衣服,現因廠家發現衣服質量問題需要回收,只要小唐通過掃描自己發送的二維碼填寫個人信息,便能獲得退款。
小唐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后,本以為能坐等退款,不料沒多久陸續收到三條扣款短信,共損失1萬6千多元,立即報了警。
受害人小唐回憶道:“對方客服說,你把衣服給我退回來,我們把錢退給你,我說,我(衣服)不穿,(貨)不退可以嗎?她說不行,一定要收回去。”電話中對方稱只要小唐通過掃描自己發送的二維碼填寫個人信息,便能獲得退款。個人信息填寫包括身份證,銀行卡以及支付寶密碼。
小唐如實填寫完信息后,并沒有退款成功,“網店客服”告知小唐需開通支付寶的“親密付”功能,才能收到店家的轉賬。
受害人小唐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親密付是什么功能,從來沒用過。雖然小唐是頭一次聽說這個功能,但她還是在店長“熱情耐心”的指示下完成了開通操作。

那么,“親密付”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功能呢?浙江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塘溪派出所民警朱增永介紹道,親密付是支付寶下面的一個新的功能,相當于銀行卡里面的副卡功能,一般是家長對孩子臨時的使用的一個臨時授權,親密付一旦開通后就不需要再次驗證,可以輕易地刷掉開通者賬戶中的余額。目前,“親密付”的設置額度為100元至20000元。
警方分析,不法分子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取受害者網購記錄及聯系方式等信息,一種情況是以網購商品已收貨的人員為目標,冒充客服與當事人聯系,以商品有質量問題可退款等為由,引導當事人按照要求在手機端開通“親密付”實施詐騙。

另一種情況是謊稱兼職刷信譽必須通過“親密付”刷單支付,誘騙受害人開通該功能。只要受害人給對方開通“親密付”并設置足夠額度,當對方用“親密付”買單時就無須得到當事人確認,直接通過當事人的支付寶賬戶或綁定的銀行卡自動扣款。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號:cctvyscj)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