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理財浮虧8423萬+子公司陷訴訟 保稅科技上半年凈利下降422.22%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6 00:50:11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于這句話的含義,保稅科技(600794,SH)或許比普通投資者理解更深刻。

8月14日晚,保稅科技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盡管公司上半年營收達到3.35億元,但是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出現了8692萬元的虧損,同比上期下降422.22%。

公司解釋稱,業績虧損主要是兩個原因所致,其一是旗下一子公司上海保港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保港基金)以及孫公司上海保港張家港保稅區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家港基金)賬戶浮虧8422.67萬元;其二則是保稅科技另一子張家港保稅區長江國際揚州石化倉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石化)因涉訴計提預計負債1708萬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 凡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每經記者 吳 凡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旗下兩基金浮虧8423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保稅科技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碼頭倉儲、化工品貿易及代理,其中,碼頭倉儲板塊為公司營收重要組成部分及主要利潤來源。

不過,為了完善產業布局,逐步擴大公司規模,保稅科技于2014年開始,逐漸將目光投向了投資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保稅科技過往公告發現,2014年10月9日,保稅科技公告稱,其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上海保港基金,后者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管理。

據了解,上海保港基金注冊資本為5億元,保稅科技占總出資額比例的90%,張家港保稅區揚子江錦程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銀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各占總出資比例的5%。

此后在2015年,上海保港基金內部股東通過股權轉讓,最終保稅科技持有上海保港基金100%股權。同年,上海保港基金又在張家港保稅區設立了其全資子公司:張家港基金,注冊資本為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稅科技通過股權投資挖到的第一桶金同樣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保稅科技過現金1.3億元認購蘇州高新定增共計1364萬股,認購價格為9.53元/股,此外,上海保港基金還使用自有資金2500萬元,認購蘇州愛康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股權,持股比例為1.25%。

而保稅科技2015年報告顯示,當年上海保港基金使用自有資金獲得投資收益6218.36萬元,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當年保稅科技的凈利潤最終才2456萬元。

實際上,投資收益并不能作為公司實現盈利的“長久之計”。記者了解到,在2016年,保稅科技的投資收益已經相較2015年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具體而言,2016年上海保港基金及張家港基金使用自有資金獲得投資收益2575萬元。

保稅科技在當年年報中稱,正是由于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未實現預期經營目標,由此導致保稅科技2016年實現的利潤總額只達到2016年度利潤目標的57.96%。

而在8月14日晚間公布的半年報中,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的投資浮虧已達8422.67萬元,這也是導致保稅科技上半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投資虧損,保稅科技曾向投資者解釋稱,“保港基金2015與2016年都有不錯的利潤回報,2016年下半年開始受到股市大環境的影響,蘇州高新股價一直處于低位震蕩,給上海保港基金帶來一定的虧損。但我們相信蘇州高新是一家負責的企業,它會為投資者考慮。”

截至一季度末,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共持有蘇州高新4.79%股權。

連帶擔保“引火燒身”

實際上,此次保稅科技上半年出現業績虧損,其子公司揚州石化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時間回溯至2013年,當年7月15日,鄔品華出具借條,共向張兵借款1055萬元,且以月利率2.5%支付利息,鄔佳偉、江蘇華潤達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達)為擔保方;2013年8月16日,揚州石化簽署了保證合同,對鄔品華向張兵的借款向張兵提供連帶責任的保證合同。

此后鄔品華遲遲未能還款,去年3月,張兵與肖菲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由此肖菲成為鄔品華的債主,張兵同時將附屬債權的擔保權益轉讓給了肖菲。去年的4月15日,揚州石化收到張家港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因涉及民間借貸糾紛,揚州石化作為第四被告,被訴要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今年6月3日,保稅科技收到根據上述訴訟作出的“判決書”,揚州石化需對鄔品華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保稅科技稱,出于謹慎考慮,公司將在本期計提預計負債1700萬元左右。

那么彼時,保稅科技為何同意揚州石化進行連帶擔保呢?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保稅科技在2013年10月1日發布的定增預案中才宣布,公司擬收購儀征國華(揚州石化更名前)100%股權,交易方包括邱建峰、吳建高以及盧進芬,不過在上述定增預案中,公司未披露揚州石化存在連帶擔保的情況。

對于上述情況,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時收購的時候,子公司應如實向上市公司披露這筆連帶擔保,否則可能構成欺詐行為。

而實際上,直到2014年10月30日,因揚州石化被張兵告上法庭,保稅科技才發現交易方邱建峰、吳建高以及盧進芬隱瞞了揚州石化對外擔保事項,導致揚州石化成為被告。

根據保稅科技半年報顯示,子公司揚州石化因涉及訴訟計提預計負債1708萬元,目前該案處于二審上訴階段,對于該案的具體進展,8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系保稅科技董秘辦,但電話一直未有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吳凡每經編輯宋思艱 旗下兩基金浮虧8423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保稅科技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碼頭倉儲、化工品貿易及代理,其中,碼頭倉儲板塊為公司營收重要組成部分及主要利潤來源。 不過,為了完善產業布局,逐步擴大公司規模,保稅科技于2014年開始,逐漸將目光投向了投資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保稅科技過往公告發現,2014年10月9日,保稅科技公告稱,其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上海保港基金,后者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管理。 據了解,上海保港基金注冊資本為5億元,保稅科技占總出資額比例的90%,張家港保稅區揚子江錦程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銀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各占總出資比例的5%。 此后在2015年,上海保港基金內部股東通過股權轉讓,最終保稅科技持有上海保港基金100%股權。同年,上海保港基金又在張家港保稅區設立了其全資子公司:張家港基金,注冊資本為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稅科技通過股權投資挖到的第一桶金同樣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保稅科技過現金1.3億元認購蘇州高新定增共計1364萬股,認購價格為9.53元/股,此外,上海保港基金還使用自有資金2500萬元,認購蘇州愛康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股權,持股比例為1.25%。 而保稅科技2015年報告顯示,當年上海保港基金使用自有資金獲得投資收益6218.36萬元,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當年保稅科技的凈利潤最終才2456萬元。 實際上,投資收益并不能作為公司實現盈利的“長久之計”。記者了解到,在2016年,保稅科技的投資收益已經相較2015年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具體而言,2016年上海保港基金及張家港基金使用自有資金獲得投資收益2575萬元。 保稅科技在當年年報中稱,正是由于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未實現預期經營目標,由此導致保稅科技2016年實現的利潤總額只達到2016年度利潤目標的57.96%。 而在8月14日晚間公布的半年報中,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的投資浮虧已達8422.67萬元,這也是導致保稅科技上半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投資虧損,保稅科技曾向投資者解釋稱,“保港基金2015與2016年都有不錯的利潤回報,2016年下半年開始受到股市大環境的影響,蘇州高新股價一直處于低位震蕩,給上海保港基金帶來一定的虧損。但我們相信蘇州高新是一家負責的企業,它會為投資者考慮。” 截至一季度末,上海保港基金和張家港基金共持有蘇州高新4.79%股權。 連帶擔保“引火燒身” 實際上,此次保稅科技上半年出現業績虧損,其子公司揚州石化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時間回溯至2013年,當年7月15日,鄔品華出具借條,共向張兵借款1055萬元,且以月利率2.5%支付利息,鄔佳偉、江蘇華潤達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達)為擔保方;2013年8月16日,揚州石化簽署了保證合同,對鄔品華向張兵的借款向張兵提供連帶責任的保證合同。 此后鄔品華遲遲未能還款,去年3月,張兵與肖菲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由此肖菲成為鄔品華的債主,張兵同時將附屬債權的擔保權益轉讓給了肖菲。去年的4月15日,揚州石化收到張家港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因涉及民間借貸糾紛,揚州石化作為第四被告,被訴要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今年6月3日,保稅科技收到根據上述訴訟作出的“判決書”,揚州石化需對鄔品華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保稅科技稱,出于謹慎考慮,公司將在本期計提預計負債1700萬元左右。 那么彼時,保稅科技為何同意揚州石化進行連帶擔保呢?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保稅科技在2013年10月1日發布的定增預案中才宣布,公司擬收購儀征國華(揚州石化更名前)100%股權,交易方包括邱建峰、吳建高以及盧進芬,不過在上述定增預案中,公司未披露揚州石化存在連帶擔保的情況。 對于上述情況,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時收購的時候,子公司應如實向上市公司披露這筆連帶擔保,否則可能構成欺詐行為。 而實際上,直到2014年10月30日,因揚州石化被張兵告上法庭,保稅科技才發現交易方邱建峰、吳建高以及盧進芬隱瞞了揚州石化對外擔保事項,導致揚州石化成為被告。 根據保稅科技半年報顯示,子公司揚州石化因涉及訴訟計提預計負債1708萬元,目前該案處于二審上訴階段,對于該案的具體進展,8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系保稅科技董秘辦,但電話一直未有人接聽。
保稅科技理財浮虧8423萬 保稅科技子公司陷訴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