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1 18:56:26
2014年和2015年,我國啤酒產量連續兩年下滑。有機構認為,啤酒行業出現拐點的背后是過去十年發展形成的常態,正在被外部宏觀和產業環境變化、進口啤酒和精釀啤酒的沖擊、消費升級等多層次因素所打破,啤酒行業新秩序正在建立。
在此背景下,青島啤酒亦經歷了下滑。2016年,公司營收及凈利分別下降5.53%及39.09%。去年,在青島啤酒各業務板塊營收中,增幅最大的是其港澳及海外市場。
每經編輯|陳星
機構研報數據顯示,我國啤酒產量在經歷了2014、2015年分別下降0.98%和5.1%的連續下滑后,于2016年8月首度轉正,同比增長4.2%,2016年全年產量僅下降0.1%。
今年6月產量同比增加6%,累計產量同比增加0.8%,同比改善明顯。
但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對記者表示,目前啤酒行業還不能叫做復蘇回暖,“在我們看來,啤酒市場的總量在下降,質量在提升,行業仍然處于波動狀態。”
就此,華潤啤酒、青島啤酒及百威英博等啤酒企業紛紛“另辟蹊徑”謀求發展。以華潤啤酒為例,海通證券研報指出,在以“量”競爭時,華潤啤酒將2016年的競爭重點放在“勇闖天涯”產品方面,經營重點從低價位向中、高價位轉移。此外,升級新品不斷涌現。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啤酒企業還紛紛發力精釀啤酒項目,根據東北證券研報,百威英博欲在中國市場實現其精釀啤酒品牌占銷售額近四分之一的目標。嘉士伯集團則收購了英國精釀酒廠,金額約400萬英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青島啤酒2016年財報發現,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及凈利分別下降5.53%及39.09%。從青島啤酒2016年年報來看,其山東、華北地區營收分別增長0.05%與1%,優勢地區保持強勢地位;華南、東南下滑15%、39%。
方剛認為,在華潤、百威強勢地區,青啤區域市場跌幅較大,或反映出我國啤酒區域性市場格局愈發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青島啤酒在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區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高,達到14.22%,毛利水平也同比提升了4.24%。報告期內,青島啤酒已經行銷世界94個國家和地區。
但前述年報也披露,在青島啤酒2016年總銷售收入的區域占比中,港澳和海外地區僅占2.28%,銷售量則僅占1.23%。
8月11日,青島啤酒召開了一次發布會,明確傳遞出其將重點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的經營戰略。
會后,青島啤酒總裁黃克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港澳及海外市場的銷量、營收在青島啤酒整個業務板塊中占的比重較小,但從在海外市場的市占率相對值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他表示,下一步青島啤酒將借助政策扶持著重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銷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