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1 14:20:03
8月10日,意大利國際航空運營的“深圳=米蘭”航線開航,這是深圳首條直飛米蘭的航線,也是首條由外航在深圳機場開通運營的洲際客運航線。
國際航線偏少一直是深圳機場的軟肋。但這一情況有望迎來轉機,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深圳機場被賦予“國際航空樞紐”的新定位。2016年來,深圳機場亦將國際航線的開通作為重點工作目標。
在這之前,受制于“干線機場”定位的局限性,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偏少,頻頻被指難以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現在盡管有了政策支持,但深圳機場依然面臨廣州、香港兩個機場強大的虹吸效應,距發展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每經編輯|段倩倩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記者從深圳機場方面獲悉,“深圳=米蘭”航線從深圳飛抵米蘭耗時13小時,每周一班,預計10月后將增至每周兩班。
這是深圳機場開通的第2條直飛歐洲的客運航線。2016年5月,首條由深圳直飛歐洲的洲際客運航線“深圳=法蘭克福”航線開航。
“在國內航空公司從深圳機場飛出去的同時,吸引更多國外航空公司飛進來也是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舉措。”深圳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圳機場方面稱,接下來的9月深圳機場還將新開至布里斯班、莫斯科兩條洲際航線,后續還將有多條航線開通。預計今年深圳機場新開國際航線數將超過去年,全年機場國際和地區航線數有望達到40條。
意大利國際航空公司副董事長Michele Cimelli在現場致辭時表示,選擇開通“深圳=米蘭”航線,一方面是因為深圳是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深圳有著良好的國際航線市場。
深圳機場在國際航線市場上頗為被動。廣發證券2016年11月一份研報指出,深圳機場因“干線機場定位”及受香港和廣州機場擠壓,國際航線占比僅5%,開辟程度與其經濟發展不匹配。
這一局面實際上在2016年迎來了轉機,“十三五規劃”中深圳機場被賦予“國際航空樞紐”的新定位。
深圳機場也把國際航線的開通作為2016年年內工作重點。在2016年年報中,深圳機場稱牢牢把握“國際航空樞紐”定位提升與城市國際化發展等重大機遇,積極協調將90%新增航班時刻用于開通國際航線。
深圳機場國際航線開航速度明顯加快。其2016年全年共新開12條國際航線,其中包含悉尼、洛杉磯、法蘭克福、西雅圖、奧克蘭等5條洲際航線。
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機場國際客運航線共23條。換言之,深圳機場2016一年新開國際航線條數占了其開航以來國際航線總條數的近半。
但與近鄰廣州白云機場相比,深圳機場依然存在差距。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188條,通航國內外139座城市,其中國際(不含地區)客運航線達到23條,客運通航城市達到22座。
而同期白云機場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0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超過80個;另外,已有近70家航空公司在白云機場運營,其中外航和地區公司44家。
這也意味著,深圳機場在國際航線、洲際航線數量上仍然面臨著勁敵,突圍亦非易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