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酷派集團估值被機構砍去85% 線下已難覓其手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01:42:46

 每經編輯|王晶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實習編輯 謝金池

曾名列“中華酷聯”國產手機第一梯隊的酷派集團,在面臨業績巨虧、高層換血、新品延發、應屆生解約風波等困境后,近日再遭重創。7月14日,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宣布對“酷派集團”按照0.11港元進行估值,以3月30日停牌時的股價計算,下調幅度高達85%。

酷派面臨如今的局面,除了國內外品牌競爭加劇,自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過度依賴運營商補貼、線上渠道空缺線下渠道乏力、品牌老化,年輕人認同度差,以及數次失策的戰略調整等。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線下走訪了深圳華強北的各大手機賣場、移動和聯通營業廳后發現,除了估值遭猛砍之外,酷派手機在線下市場上早已蹤跡難尋。

記者試買酷派 店員不禁笑了

2016年6月,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后,賈躍亭便放出豪言,聲稱在2年內,樂視+酷派要賣出1億臺。

不過,事與愿違。僅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樂視和酷派一個負債累累,一個嚴重虧損,雙雙面臨著生死考驗。那么,依靠運營商市場的酷派如今銷量如何?在一片“血海”的手機戰場中還有翻身的機會嗎?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了深圳華強北的各大手機賣場、移動和聯通營業廳等。

華強北的很多商家都表示,酷派的門店已經倒閉了,但是記者發現,目前華強北還留存了一家酷派的專賣店,并且就在一個十字路口處。不過,與其他手機賣場的熱鬧相比,酷派專賣店顯得格外冷清。

在華強北的一家中國移動營業廳內,記者看到了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金立、酷派、魅族等多個品牌在內的移動4G+版本手機,當記者表示想購買一款酷派手機時,身旁的店員不禁笑了起來,該名店員稱:“感覺好久沒有聽到有人問這個品牌了。其實,很早以前移動的門店就沒有酷派的產品了。”

而對于酷派被撤柜的原因,該名店員解釋稱,主要是因酷派的產品線跟不上;其次,此前酷派因有運營商的補貼,價格會比較實惠,買的人也多,但是現在酷派和運營商合作得比較少了,所以就沒什么人要了。

在距離移動營業廳不遠處的中國聯通營業廳內,記者了解到的酷派銷售情況也類似。事實上,店內的手機導購員并不建議記者購買酷派手機,她表示,在同等價位的手機上面,酷派的機型無論在軟件還是硬件方面都沒有優勢,比如,在1000元價位的機型中,其他品牌的手機內存能達到32G,但是酷派的內存就只有16G。

據該店員介紹,“我們這個店已1年多沒有上酷派的手機了,而且現在也沒任何消息說酷派還會出新機型。”此外,記者看到,在店內出示的數份合約機清單中,并沒有酷派的身影。

關于移動和聯通營業廳撤柜酷派手機一事,店內的銷售導購對記者表示,目前只是暫時的撤柜,因為公司層面在調整。不過,據該名導購透露,其實不僅是移動和聯通,就連酷派正對面的國美,也于6月份將酷派的手機撤柜了。“以前酷派有分公司,現在把分公司合并到總公司去了,再加上酷派還有一些債務之類的要調整,所以具體什么時候能上柜還沒接到通知。”

記者在國美手機賣場的一層,看到了一張酷派的廣告海報,但是酷派手機只剩下兩款機型,還混跡于ivvi手機的展柜中,不是特意尋找酷派手機的消費者幾乎很難察覺到。

值得注意的是,6月29日中國移動終端公司與17家手機廠商以及7家渠道商在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簽署了共同推動4G+產品規模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但記者發現,酷派并不在列。

那么,運營商和酷派產品之間是否已經終止一切合作了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他表示,移動廳上架終端手機是由移動各個省公司自行決定的,因此各個省份的情況都不一樣。目前,酷派和移動之間還有合作,但是僅剩一款產品了,即酷派鋒尚N2M機型。

業績虧損伴隨著“人員優化”

5月31日,兩次宣布延后發布的酷派集團終于公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司2016年實現收入約79.94億港元,同比減少45.5%;毛利約3.57億港元,同比減少77.54%;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42.1億港元,同比上年盈利23.25億港元轉虧。

對于2017年上半年業績,公司預計經營虧損會擴大到6億~8億港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經營虧損港幣1.628億元,出現較大經營業績下滑。

對于酷派的巨虧,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在于,酷派方面將會做出哪些調整來改善局面。對此,6月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致電酷派CEO劉江峰,他表示:“公司的運轉都在正常走,而且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組織做了調整,人員也進行了優化,目前在重新開發產品。”

那么,目前酷派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的酷派大廈,據物業人員稱,據此觀察,自今年以來,酷派人員變動較大。面對酷派的虧損,物業人員稱:“我很擔心以后的工資還能不能照常發放。”

此外,今年5月,酷派集團解約300余名應屆畢業生的消息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從當時網上流傳的聊天截圖顯示,酷派HR表示由于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今年的校招生將會全部解約,每位校招生可獲得3000元的違約金補償。

隨后,酷派官方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去年全年酷派簽約應屆畢業生是260人左右,而且也并非全部解約,一些符合海外市場職位的人員將被保留。”此次解約緣于業務戰略上的調整,即酷派今年的重點將面向海外市場,所以國內的職位將縮減。

事實上,酷派解約的不僅是應屆生,老員工也未能幸免。一位酷派的前員工告訴記者,“我是今年過年前走的,大批走人是年后的事情。除了海外部門,其他部門都有員工被裁員,酷派會給這部分員工一些補貼,補貼的具體金額都是個人單獨與酷派談的。”

酷派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昔日“金主”樂視今成坑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實習編輯 謝金池

2014年起,電信運營商按照國資委要求相繼調低終端補貼,酷派過分依賴運營商補貼的弊端顯現,市場份額被逐步蠶食。在此背景下,酷派開始調整戰略模式,轉型學習互聯網,并引入了樂視。

然而在樂視入主酷派后,局面并沒有打開。國內的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市場空間已被蘋果、三星、華為、oppo等廠商所瓜分,酷派想要在這片“血海”里東山再起,難度可想而知。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酷派的資金問題能夠解決,并且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那它還是有機會的。

兩大手機品牌先后易主

巨額虧損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酷派在國內手機市場的窘境。據酷派集團副總裁曹井升此前透露,2015年酷派手機出貨量約為3800萬臺;酷派高管還曾在發布會上預計2016年能擁有5000至6000萬部的出貨量,然而現實情況卻一落千丈。2016年底,劉江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酷派全年的出貨量僅為1500萬部。

在此背景下,酷派開始調整戰略模式。2015年6月,以“超級手機”進軍互聯網手機領域的樂視出資21.8億元購買了酷派18%的股份,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隨后,酷派再次與二股東樂視順利牽手。2016年6月,酷派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會獲得公司單一大股東Data Dreamland(以下簡稱Data)告知,Data已經與Leview Mobile HK Limit-ed(樂視移動)訂立協議,Data擬把持有的公司總股本11%的股份出售給后者,若執行這一交易,酷派集團將變成樂視移動控股子公司。

2016年6月20日,賈躍亭在微博上表示,樂視成為酷派最大股東,未來將用生態模式全方位推動酷派的轉型和變革,一起邁入ET時代。酷派產研供、專利、渠道等優勢,樂視極限科技、完整生態、顛覆價格的產品理念,樂視+酷派將完美融合,強強化反,打造機制的產品及服務,不斷為用戶創造全新體驗和更高的價值,共享生態世界。

同年8月5日,酷派發布公告稱,賈躍亭正式入主酷派,隨后原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出任酷派CEO。而四個月后,酷派旗下成立于2014年底的ivvi品牌也正式被酷派剝離,根據當時公告,酷派集團向深圳超多維科技有限公司出售酷派移動80%股權,交易金額為2.72億元。此次交易后,深圳超多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ivvi的最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原先酷派的舊臣老將幾乎悉數離開。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酷派頻繁的高層變動以及裁員政策等使得“軍心不穩”,在此情形下,酷派的市場表現“一路向西”也不奇怪。

專家:資金短缺最為致命

自賈躍亭入股酷派集團后,公司股價就不斷下探,最低時甚至下探至0.66港元,而截至酷派集團停牌時,其股價則停留在了0.72港元。

更糟糕的是,易方達基金于日前公告稱,自2017年7月14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港股酷派集團按照0.11港元/股進行估值,而此舉也意味著酷派84.72%的估值被縮水。在外界看來,易方達基金直接對港股酷派集團給出近85%的下調幅度,可能與7月以來恒生指數和深交所接連對酷派集團進行的調整有關。

7月3日,恒生指數宣布將酷派集團調出包括恒生綜合指數、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和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在內的9個指數,不再作為成分股。隨后的7月11日,深交所也宣布將酷派集團調出深港通標的,這意味著今后A股的資金也對它關上了大門。

對此,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不管是酷派、中興、還是聯想等,手機業務的發展均出現了問題,但由于受到樂視資金鏈問題的牽連,導致酷派市值的大幅縮水,進一步加劇了酷派的衰敗。客觀來說,如果樂視沒有出問題的話,酷派通過收購、重組等方式還有運作的空間。

“經過去年的虧損,對酷派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公司還有沒有資金用于開拓手機業務。從國內市場來看,華為、OPPO、vivo、金立等手機廠商已經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短期內很難改變。但是,只要有資金,至少可以等待機會,如果酷派的資金問題能夠解決,那它還是有機會的。”王艷輝進一步分析稱。

而在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看來,出現較大資金壓力的酷派很可能失去生存的空間,要想保證自己能活下去,酷派需要找到有自己特點的產品而不是全面鋪開,也需要厘清自身的市場定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酷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