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01:42:35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昨日(7月24日),普華和順(01358,HK)發布公告,擬分拆旗下附屬公司在A股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根據公告顯示,擬被普華和順拆分的附屬公司為天新福(北京)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新福),其主要從事再生醫用生物材料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資本市場上,港股上市公司分拆投向A股早已不是新鮮事。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似標的在A股的估值一般高于港股,港股企業轉投A股若能獲審批,回報的確會高于之前。
2014年收購天新福
普華和順2016年報顯示,公司2016財年錄得營業收入5.67億元人民幣,毛利4.18億元。2016財年普華和順收入主要來自于再生醫用生物材料以及輸液器兩大主營業務,分別收入2.42億元、3.2億元。此次擬分拆上市的天新福主要從事再生醫用生物材料業務,于2002年1月成立,2014年8月獲普華和順收購。
普華和順表示,此次分拆公司將提呈發售不多于6350萬新股,籌集人民幣6.83億元,分拆后天新福依然為普華和順的非全資附屬公司。
根據普華和順官網介紹,最初的普華和順是由北京伏爾特、天津威曼和深圳博恩組成,北京伏爾特、天津威曼分別成立于1997年以及2001年,深圳博恩成立于2002年。3家深耕醫療細分領域10年以上的公司,囿于在各自領域業務模式單一,難以實現單獨上市。2010年,美國知名PE華平投資集團將3家公司共同集成為普華和順,經過后續多次股權調整后最終于聯交所上市。
須待有關監管機關批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普華和順在24日公告中還提到,公司已向聯交所提交分拆建議,而聯交所已確認公司可進行建議分拆。但建議分拆及建議A股發行須待有關監管機關批準后,方可最終作實。
截至24日收盤,普華和順報每股1.74港元,漲幅達6.1%,市盈率為12.9。黃立沖告訴記者,對于普華和順而言,目前的市盈率偏低,但是考慮到港股市場對于利潤率特別高的企業有一些天然的懷疑以及擔心,所以目前的市盈率尚屬合理。
“如果普華和順回A可以獲得審批,未來的回報的確會更高一些。但是其中的風險是申請的時間,申請時間如果不斷延長會對業務造成一定影響。”黃立沖表示。
另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在港上市的部分內資股在估值方面與A股差距較大。雖然港股分拆投赴A股成為了一些公司尋求市值利好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的大環境卻并不樂觀。
自2015年下半年掀起港股公司拆分資產“重組回A”浪潮后,先后披露主體或子公司回A計劃的港股公司如過江之鯽,但是最終成功者寥寥無幾。2016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修訂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對重組上市進行嚴格監管;同時,證監會還對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回歸A股、拆分資產回歸A股等資本事項提出密切關注,相關實施政策仍在研究之中。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有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從嚴把關境外上市公司分拆資產通過重組方式回歸A股市場,其主旨之一是防止相關方通過不同市場之間的估值落差進行制度套利。簡單對比可見,這些公司在港股市場的市值,遠低于其重組回歸的估值。另外,私有化回歸還涉及換匯問題,這也是監管層從嚴把控此類運作的重要考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