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01:42: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7 月 24 日下午,天原集團(002386,SZ)公布2017年半年報。半年報顯示,雖然上半年公司凈利潤扭虧為盈,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的凈利潤卻仍為負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公司成功扭虧主要得益于一筆營業外收入——子公司搬遷清算利得約4207萬元。
在傳統主業不振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天原集團曾出資參股了一家鋰電材料公司,據天原集團董事會秘書何波24日向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向該領域延伸發展。
扣非凈利潤仍為負
天原集團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取得營業收入約59.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67%;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621萬元,同比增長140.39%,去年同期,該數字為虧損6488萬元。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仍為虧損,虧損額約為1650萬元,去年上半年虧損6550萬元。可見,公司主營業務仍未能扭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幫助天原集團今年上半年歸屬凈利潤扭虧的主要是一筆營業外收入,系子公司天億新材料搬遷清算利得,該利得約為4207萬元。
實際上,天原集團獲取子公司搬遷補償款已有一段歷史。據公司披露,根據《宜賓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發展綱要》,宜賓城市發展規劃已將天原集團老廠區及控股子公司天億新材料的土地納入城市統一規劃之中,因此天原集團老廠區及天億新材料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搬遷。
天原集團于2012年4月20日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該方案,并于2014年12月30日收到第一筆搬遷補償款6億元。截至2017年5月,天原集團累計收到搬遷補償資金約27.3億元。
擬1.4億處理子公司股權
除上述可觀的搬遷補償款外,天原集團近來還計劃出售子公司股權“創收”。
7月21日晚,天原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海豐和銳與四豐鹽化簽訂產權交易合同,海豐和銳擬將所持有的豐源鹽業50%股權以1.4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四豐鹽化。據天原集團公告,該項股權轉讓將有望增加2017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282萬元。
在主營業務經營情況不佳的背景下,天原集團曾于今年6月以自有資金3.09億元向廣州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鋰寶)增資擴股,占廣州鋰寶出資比例的49%。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和2016年,廣州鋰寶尚未盈利,在上述兩年分別虧損1338萬元、1485萬元。天原集團半年報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該筆交易已完成增資擴股協議,尚未實繳資本。
針對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及未來的打算,天原集團董秘何波在7月2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公司主營業務相比去年有所改善,去年三、四季度時比較困難。
另據何波表示,公司產業發展定位為:立足于氯堿產業,也向新材料、新能源電池及電池材料兩翼發展延伸,未來公司要逐漸加大后兩部分的比重,向這兩部分延伸發展。
半年報顯示,天原集團預計今年1~ 9月將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00萬~8000萬元,凈利潤變動幅度為223.29%~264.38%。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天原集團稱是由于公司產品價格上升及資產處置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