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提升新經濟、加速國際化 成都錦江區著力構建主導產業新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01:42:1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成都人喜歡用“洋氣”來形容一個地方的國際化程度,而云集了眾多國際大牌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和遠洋太古里,無疑是最好的代表。

談及經營之道,九龍倉中國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營運)侯迅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想做好商業,首先地段非常重要,“成都IFS地段就非常好”。侯迅所說的“好地段”,正是成都的商業核心區域——位于成都錦江區的大慈寺-紅星路商圈。

作為成都的中心城區,錦江區坐擁多個繁華地段,在世邦魏理仕去年底發布的《2016年中國重點城市國際購物天堂核心區發展指數報告》中成功“闖入”前三,排名僅次于上海靜安區和北京朝陽區,被認為是“投資商和運營商開拓內陸市場首選區域”。

如今,這里已然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成都的首選之地。據統計,截至目前,入駐錦江區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28家,總部經濟型企業達350家。今年上半年,永安行、滴滴出行、戴姆勒“Car2Share隨心開”等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地。

大企業、大項目的青睞,不僅讓錦江成為成都現代化、國際化的重要窗口,同時也讓其擁有了構建主導產業新體系的肥沃土壤,更為其吸引高端要素、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將以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為導向,加快推進要素供給側改革,培育產業生態鏈生態圈。”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正在全力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錦江力量”。

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構建主導產業新體系

進入7月以來,“產業發展”可以說已經成為成都的“關鍵詞”,這座千年古城正在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而努力。

作為成都的中心城區,錦江區盡管面積最小,但單位產出卻最高,匯集了大量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因此,在成都這一輪“重塑產業經濟地理”過程中,可謂肩負重任。

在7月2日舉行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錦江區明確表示,將全力構建“1+1+3”主導產業新體系,切實提高產業層次、提升功能品質、展現國際形象,加快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

將以總部經濟為龍頭,新經濟為突破點,商貿商務、金融服務和文化創意為增長點,錦江區期望通過這三大方向的通力合作,實現產業經濟地理的重塑。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認為,錦江區通過推進三次產業、金融創新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梯次推進、有機更新的迭代產業體系,實際上是在尋找一種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

“一個‘新’字,既是產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的現實需要,又代表了錦江對創新經濟的追求。”甘犁說。

如何理解這種“新”?以其優勢產業為例,在最新發布的《錦江區促進主導產業發展三十條》中提到,“對傳統商貿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引進新型業態、運用新型營銷方式,提升檔次能級的,最高可享受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的確,唯有注入新的活力,對產業進行有機更新,才能鞏固既有優勢、增加新生優勢,提升區域競爭力。“我們將以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為導向,加快推進要素供給側改革,培育產業生態鏈生態圈。”上述負責人表示。

128家世界500強安家打造總部經濟引領高地

在最新的“1+1+3”產業體系中,錦江區把“總部經濟”放在了首要位置。為何如此強調總部經濟?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部經濟作為中心城區產業升級、品位提升的動力引擎,做大做強總部經濟符合中心城區資源稟賦特點,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希望能把錦江打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總部經濟引領高地。”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城市轉型、產業升級的發展需求,這種基于優勢資源吸引企業總部集群布局、吸引高端要素聚集,進而促進地區創新發展,并為區域發展帶來多種經濟效應的經濟形態,受到越來越多的城市重視。

對于意在打造“總部成都”的西部重鎮來說,“掘金”總部經濟的征程已然開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錦江區,無疑將成為成都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28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錦江,總部經濟型企業達350家。同時,錦江區數量眾多的高端樓宇,也為其吸引更多的總部機構、國有企業及外資機構打下了良好的載體基礎。

不久前的7月12日,成都第二批超甲級、甲級商務寫字樓正式出爐,錦江區內的2棟商務樓宇獲評,加上第一批,錦江區以9棟超甲級、甲級寫字樓的總量位居全成都第一。一位長期關注總部經濟發展的業內人士指出,“優秀的樓宇也是一個投資微環境,企業也在筑巢引鳳,努力經營和服務好這個微環境。”

以仁恒置地廣場為例,作為成都商務樓宇的“超甲”代表,其在2011年掛牌成為“錦江區總部經濟發展基地”,目前樓宇內商貿中心已聚集100余家國際品牌,去年樓宇內入駐企業在錦江區繳納稅收達5億元。殼牌、IBM、杜邦、德勤、通用、諾華制藥、拜耳、大眾、東芝、花王等4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此安家。

而開業僅三年的成都IFS,目前已吸引到澳新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耐克、光大證券、中英人壽、中意人壽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知名企業入駐;與其隔街相望的時代廣場,入駐企業也已超過200家,其中包括30家總部企業。

應該說,以高端樓宇為載體,用“好巢”引鳳來,錦江區正在通過“一棟樓宇就是一個園區”的總部經濟城區發展新模式,突破土地資源制約帶來的發展瓶頸,撬動產業全產業鏈發展。

北上“吸金”220億依托重點項目發展新經濟

如果說總部經濟可以通過“產業乘數效應”擴大一個區域的經濟總量,發展新經濟、以此為突破口,則將是成都錦江區贏得未來發來的“增量”優勢。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擁有區位優勢、發展基礎和開放平臺,但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其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所以我們要建設‘新經濟高地’,這既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順應科技革命潮流的戰略選擇,同時也是破解錦江發展空間制約、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

有意思的是,作為近代中國西部“洋務”的發祥地,錦江區始終保持著學習和創新基因,在對新經濟風口的爭奪中,也秉承了“兩條腿”走路的傳統——在大量引入國際國內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模式的同時,利用自身的第三產業優勢,加上信息技術,對原有的傳統產業進行改造,以此培育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經濟。

就在上個月月底,錦江區在北京舉行了一場重磅投資說明會,一次性“拿下”戴姆勒、華平投資和同啟金控等18個重大項目,“吸金”總額超過220億元。

其中,戴姆勒作為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生產商之一,“Car2Share隨心開”是其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創新出行服務,目前已在錦江區開設多個站點,正式進軍成都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共享經濟方面,“Car2Share隨心開”并非單例。公開報道顯示,去年8月,共享汽車品牌盼達用車落戶錦江;今年伊始,“永安行”共享單車區域運營中心項目落戶錦江;2月,滴滴出行成都分公司落地,雙方將在發展共享經濟、大數據開發利用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此外,錦江區還“牽手”阿里巴巴旗下數夢工場,合力打造四川省“互聯網+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助推中小微企業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我們將以重點項目為依托,招引重點企業,預計年內將新增成長性較好的新經濟企業100家。”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更加注重產業、金融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分享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打造“新經濟高地”。

據悉,總規模超過800畝的錦江新經濟總部園區已在規劃中,預計年內啟動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