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

每經網首頁 > 原創 > 正文

大眾、雷諾……這次連戴姆勒也卷入“排放門” ,柴油車真的作到頭了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3 19:19: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梁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梁薇 每經編輯 楊翼

當業界討論歐洲部分國家將禁售燃油車,可能造成傳統車消亡的聲音還未消退,此前在歐美地區爆發的尾氣門事件又有了新動向,再把此爭論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過,除了先前被曝光的大眾、雷諾、標志雪鐵龍,這次連戴姆勒也難逃這場將近維持了2年時間,還未見消停的“排放門”事件,并成為了主角之一。

本周三,據德國多家媒體報道,德國斯圖加特地方法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6年,戴姆勒涉嫌在美國和歐洲市場銷售尾氣排放超標的柴油車,涉及的車輛超100萬輛,其中包括乘用車和小型貨車。

據調查,涉事車輛搭載的是OM642型和OM651型柴油發動機,其中還涉及奔馳的多個車型。德國檢方懷疑涉事車型非法安裝了操控裝置,使尾氣凈化系統在車輛接受尾氣檢測時激活,而在一般行駛過程中處于關閉狀態。

自2015年9月大眾汽車集團柴油門事件遭曝光后,歐洲各國的監管部門迅速反應,當地車企如雷諾、標致雪鐵龍和戴姆勒均先后遭遇調查,并且近兩年來調查一直未停止,今年5月,戴姆勒的辦公室還曾遭到德國檢方搜查。

對車企的尾氣排放作弊行為,歐洲的環保組織一向較激進,且對相關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游說。2015年,歐洲游說組織——運輸暨環境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T&E)曾表示,大眾在美銷售的柴油車型使用作弊軟件,只是整個行業的“冰山一角”,有明確證據顯示,在歐洲,類似違規軟件除大眾外,還有其他車企在使用,歐盟應成立獨立組織對排放進行測試。

這類環保組織的游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歐洲相關國家的調查力度,而隨著尾氣門調查的深入,柴油車已窮途末路的觀點開始流行開來。

早在2015年,業內就有觀點認為,受尾氣門事件沖擊,柴油車市場份額可能會因此下跌。再加上近期多個國家宣布,將在2025年或2030年完全禁止銷售燃油車,柴油車甚至汽油車似乎在歐洲已看不到未來。

不過,從銷量數據來看,目前在歐洲主流市場上,柴油車仍占據半壁江山。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在歐洲主流市場的乘用車新車銷量中,2006年,柴油車的份額首次占到50%,此后連續多年保持穩定增長,到2012年,柴油車市場份額才開始下滑,直到2015年,該項占比仍達到51.6%,此后隨著尾氣門的發酵,2016年跌至49.5%,即便如此,此項占比依然較高。

與此同時,2015年以來,柴油車丟失的市場份額并非被新能源所取代,主要是被汽油車所搶占。ACEA的數據顯示,去年,歐洲主流市場汽油車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45.8%,較2015年增長了2.3個百分點,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反而有所下降,由2015年的4.5%降至4.2%。

據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了解,今年以來,西歐國家推動電動化的步伐越來越快。繼挪威、荷蘭、德國分別計劃在2025年和2030年停售燃油車后,據新華社報道,日前,法國團結與生態轉型部長尼古拉•于洛宣布,法國將在2040年前徹底禁售燃油車。

有業內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在這類表態要停售燃油車的國家中,只有少數進入了立法程序,多數還停留在議員或政府官員的提議階段。

而僅就這部分將要禁售燃油車國家的柴油車銷量來看,目前的市場占比也不小。ACEA數據顯示,在去年丹麥的新車銷售中,柴油車的市場份額為36%,較2015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芬蘭同期的柴油車市場占比為33.3%;荷蘭則已降至18.9%;法國則由2012年的72.9%,逐步降至去年的52.1%。

而隨著尾氣門事件的發酵,歐洲的相關檢測也日趨嚴格,對燃油車,特別是柴油車的市場銷量帶來影響。今年9月,歐洲地區將生效一項新政策,采用WLTP方式對汽車排放物和二氧化碳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將更加嚴格。

不過,也要看到,近年來,車企也在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以應對政策的趨嚴帶來的市場變化,進而提振柴油車的市場表現。歐洲環境機構(EEA)5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歐洲上牌的輕型車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量為163.8克/公里,較2015年已經下滑了2.7%,不過距離歐洲地區要求的2020年147克/公里的目標還有一些距離。

雖然,短期內柴油車還未到窮途末路的階段。但有分析指出,柴油車通過現有排放要求都需要作弊來完成,那隨著環保等法規的逐漸升級,柴油車將更難以達到要求。

看來,柴油車這次真的作到頭了!!!

上述行業分析師也指出,未來十幾年,內燃機與電動系統混合使用的情況可能會增多,單純的燃油車或會逐漸消亡,但內燃機在汽車上的使用上仍非常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排放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