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9 00:31: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馬瑋煒 每經編輯 羅偉
每經記者 馬瑋煒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羅偉
中央空調漏水、東墻面漏水報廢、樓板之上兩層混泥土夾著兩層地暖、主梁上有多道U型裂縫……近來,一個名叫“華潤·外灘九里”的上海知名豪宅項目業主塢先生一肚子苦水。
三年前,作為黃埔本地人的塢先生拿出近2000萬元,買下“華潤·外灘九里”其中一棟的相鄰兩套作為婚房。但交房之后,塢先生試圖打通這兩套房子,卻發現:樓板上的混凝土有兩層,主要是中間夾著兩層地暖;房屋的主梁已出現多條裂縫,有一定程度的彎曲等。
華潤置地作為在港股上市的一線房企,在全國開發了諸多高端樓盤。上述爆料,是否屬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展開了深入調查。
空調漏水墻面發霉
自2015年“華潤·外灘九里”交房后,塢先生一家簡單二次裝修后就搬進了新居。
塢太太回憶說,一天早上洗漱時,她被潮濕的地面滑出了老遠,險些摔了一跤。仔細一看,地面上全是水,后來發現這些水全部來自中央空調的出風口。
塢先生馬上找人維修空調,但即便前后維修過五次,也不見好轉。據裝修師傅說,這個中央空調在裝修時就已出了問題,應該是某根排管錯位,除非重新裝修,否則根本無法“根治”。
“華潤·外灘九里”社區一位維修人員表示,如果業主不想重新裝修的話,只要調節溫度不低于27攝氏度,一樣可以避免漏水情況。塢先生聽了此話很氣惱,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簡直是無稽之言,大夏天的怎么會一直控制溫度在27度以上?”
與此相關的是,墻面漏水則成了塢先生的心頭之患。入住不久,塢先生發現主臥東墻被泡嚴重。經專家鑒定,這是墻面漏水日久的典型癥狀。
塢先生表示,“華潤置地方面的態度是他們只負責修補外墻,內墻損失他們不管”。隨即他們在修補內墻的過程中發現,夾層的木板均遭遇嚴重發霉。
而據記者和塢先生實地了解,同小區里三號樓的業主已經因為墻面嚴重滲水問題而走了司法程序。
樓板上有兩層地暖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事還在后面。為了打通買下的兩套房子,塢先生讓裝修工人拆開隔墻及地面,結果發現樓板上竟然有兩層混凝土,分別夾著兩層地暖。
上海某單位一位資深人士直言:“這很可能是改建房。為了省去刨開原來裝修的時間和成本,直接在現房上澆筑混凝土改建了。”華潤置地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外灘九里項目不存在改建房。但塢先生表示,他某次要求華潤方面展示施工圖紙,對方明確答復他這是改建房,所以無法提供。
兩層加混凝土的地磚厚度在15厘米左右,塢先生對此有些擔憂:多加了一層混凝土,再加上冬天地暖里有熱水,原本的房屋承重梁能否承受得住?
上海同測質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測)詳細檢測之后,給出的數據稱:樓板距地板表面厚度約150毫米;原裝修地板和地暖已經拆除;客廳南側梁上有4個貫通鉆孔,孔徑為110毫米;客廳南側梁上有5條裂縫,多為U型裂縫,裂縫長度范圍為480毫米~1040毫米,裂縫寬度范圍為0.18毫米~0.42毫米。
南京大學建筑系一位不具名的專家向記者表示,“一般來說,一樓的房梁只承受二樓的樓板重量,其余三層至頂層的重量都由房柱受力墻等傳送至地基。一般結構計算時安全系數都有較大程度增加,但事事無絕對,只能說基本沒問題。”
塢先生說,“這是一個精裝房項目,可以拎包入住,但買房的大多數是投資客,像我們這樣因自住需求而發現問題的人少之又少。”
華潤置地方面書面回復稱,對于房屋問題他們已積極配合業主進行維修處理。但塢先生表示,曾多次聯系華潤方面想拿到該樓盤的鋼筋結構圖紙,但不論是涉及測量還是要求賠償,均推進緩慢。
截稿前,塢先生向記者表示,華潤方面愿意以減免物業費補償,但其稱不甚滿意,打算訴訟。
今年5月份,發改委曾曝光了一批房企處罰名單,其中就涉及華潤(上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在售“華潤置地菁英苑A07地塊”樓盤。
記者注意到,3月初,上海市發改委公開披露了對華潤超智房地產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稱華潤置地九里園樓盤2016年4月10日開盤后較備案價上調了部分房源價格,并按照上調后的價格對外銷售,且未履行重新備案或備案調整手續,被罰款5萬元。
去年10月份,住建部為了打擊哄抬樓市等違規行為,集中對外公布了一批違規失信房企名單,其中就包括華潤置地上海實業有限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