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溫氏股份布局低溫奶 “奶源為王”再次回歸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2 23:01:26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楊  軍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乳制品市場上的低溫奶成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隨之而來的是資本的進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眾多乳企也在加緊布局低溫奶市場。

據記者統計,僅2016年以來,就有包括蒙牛、新希望、伊利在內的知名企業宣布通過設廠、收購或戰略投資等方式進入低溫奶市場。

5月22日,以養雞養豬發家的溫氏股份(300498,SZ)也宣布其旗下乳業公司乳品加工廠建成投產。據溫氏乳業總經理吳孔興介紹,此次建成的大旺乳品加工廠設計規模為年產乳制品8萬噸,未來將專注低溫奶策略,發展速度方面則以30%的復合增長為目標。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并且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到了20%左右。

 

原奶供應轉型成品奶

事實上,這并不是創業板龍頭企業溫氏股份第一次做牛奶。截至目前,溫氏乳業存欄奶牛已經超過20000頭。但此前的溫氏乳業主要以原奶供應為主。

吳孔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6年,溫氏乳業銷售原奶5.4萬噸、成品奶1.3萬噸,“占據香港約80%市場份額,廣東省除一兩個公司外,所有的乳制品企業都使用溫氏原奶。”

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之下,溫氏股份擬發力成品奶加工。5月22日,溫氏股份旗下溫氏乳業大旺乳品加工廠在廣東肇慶落成并宣布投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項目于2015年11月啟動建設,設計規模為年產乳制品8萬噸。

根據溫氏股份2016年年報,去年公司轉變思路,以乳品加工、銷售為主導,推動乳業積極轉型升級,全年實現原奶及乳制品銷售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16.80%。

值得注意的是,當日,吳孔興還對記者表示,“專注低溫奶策略,高舉巴氏鮮奶大旗”將是溫氏乳業未來將長期堅持的原則。

據悉,相較于采用高溫滅菌工藝的常溫奶,以巴氏殺菌奶為代表的低溫奶采用鮮奶為原料,是國際液態奶消費的主流。

資料顯示,在加拿大、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巴氏殺菌乳占液態奶的消費比例占80%以上,市場上占有率遠超常溫奶。但在國內,低溫奶的市場需求遠低于國際水平,因此,其市場存在較大成長空間。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此前就指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占液態奶的比重接近三成。

 

低溫奶成奶業增長主力

事實上,面對國內低溫奶市場較為廣闊的前景,各大乳企也紛紛加碼低溫奶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僅自2016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加碼低溫奶市場的企業便有不少。

2016年6月,新希望在河北保定建立新廠,以生產低溫產品為主;今年初,蒙牛也宣布通過增持現代牧業的方式,支持發展低溫乳制品;此外,伊利日前宣布擬收購美國酸奶公司,也將有利于拓展公司低溫奶業務。

根據去年8月奶業協會發布《中國低溫奶發展白皮書》,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經營低溫乳制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其中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乳制品年銷量增速甚至達到了20%左右。

根據白皮書,截至2015年的乳制品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液態奶整體增長緩慢,但低溫乳制品卻一枝獨秀增幅明顯,其中低溫奶近年每年始終保持著24.3%的增幅,是整體乳業增速的4倍,成為中國奶業新的增長主力軍。

此外,低溫奶產業在政策上也得到了扶持。今年1月,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表示支持加工企業自建、收購、參股、托管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強調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

“當前中國乳業轉型,國家出臺低溫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伴隨低溫產業的來臨,對大型企業而言,重新回頭布局奶源十分重要。低溫產業的發展,使得奶源為王的口號再次回歸。”乳業專家宋亮表示。

責編 楊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楊軍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乳制品市場上的低溫奶成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隨之而來的是資本的進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眾多乳企也在加緊布局低溫奶市場。 據記者統計,僅2016年以來,就有包括蒙牛、新希望、伊利在內的知名企業宣布通過設廠、收購或戰略投資等方式進入低溫奶市場。 5月22日,以養雞養豬發家的溫氏股份(300498,SZ)也宣布其旗下乳業公司乳品加工廠建成投產。據溫氏乳業總經理吳孔興介紹,此次建成的大旺乳品加工廠設計規模為年產乳制品8萬噸,未來將專注低溫奶策略,發展速度方面則以30%的復合增長為目標。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并且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到了20%左右。 原奶供應轉型成品奶 事實上,這并不是創業板龍頭企業溫氏股份第一次做牛奶。截至目前,溫氏乳業存欄奶牛已經超過20000頭。但此前的溫氏乳業主要以原奶供應為主。 吳孔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6年,溫氏乳業銷售原奶5.4萬噸、成品奶1.3萬噸,“占據香港約80%市場份額,廣東省除一兩個公司外,所有的乳制品企業都使用溫氏原奶。” 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之下,溫氏股份擬發力成品奶加工。5月22日,溫氏股份旗下溫氏乳業大旺乳品加工廠在廣東肇慶落成并宣布投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項目于2015年11月啟動建設,設計規模為年產乳制品8萬噸。 根據溫氏股份2016年年報,去年公司轉變思路,以乳品加工、銷售為主導,推動乳業積極轉型升級,全年實現原奶及乳制品銷售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16.80%。 值得注意的是,當日,吳孔興還對記者表示,“專注低溫奶策略,高舉巴氏鮮奶大旗”將是溫氏乳業未來將長期堅持的原則。 據悉,相較于采用高溫滅菌工藝的常溫奶,以巴氏殺菌奶為代表的低溫奶采用鮮奶為原料,是國際液態奶消費的主流。 資料顯示,在加拿大、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巴氏殺菌乳占液態奶的消費比例占80%以上,市場上占有率遠超常溫奶。但在國內,低溫奶的市場需求遠低于國際水平,因此,其市場存在較大成長空間。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此前就指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占液態奶的比重接近三成。 低溫奶成奶業增長主力 事實上,面對國內低溫奶市場較為廣闊的前景,各大乳企也紛紛加碼低溫奶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僅自2016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加碼低溫奶市場的企業便有不少。 2016年6月,新希望在河北保定建立新廠,以生產低溫產品為主;今年初,蒙牛也宣布通過增持現代牧業的方式,支持發展低溫乳制品;此外,伊利日前宣布擬收購美國酸奶公司,也將有利于拓展公司低溫奶業務。 根據去年8月奶業協會發布《中國低溫奶發展白皮書》,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經營低溫乳制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其中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乳制品年銷量增速甚至達到了20%左右。 根據白皮書,截至2015年的乳制品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液態奶整體增長緩慢,但低溫乳制品卻一枝獨秀增幅明顯,其中低溫奶近年每年始終保持著24.3%的增幅,是整體乳業增速的4倍,成為中國奶業新的增長主力軍。 此外,低溫奶產業在政策上也得到了扶持。今年1月,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表示支持加工企業自建、收購、參股、托管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強調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 “當前中國乳業轉型,國家出臺低溫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伴隨低溫產業的來臨,對大型企業而言,重新回頭布局奶源十分重要。低溫產業的發展,使得奶源為王的口號再次回歸。”乳業專家宋亮表示。
溫氏股份 低溫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