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1 17:36:1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楊翼
日前,北京市法制辦就《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送審稿)》向市民征求意見,為期一個月。該條例的五十四條規定,機動車違法停放將被處以扣分和罰款的處罰。
根據媒體調查顯示,85.5%的受訪者認為違章停車普遍,67.2%的受訪者認為“扣分+罰款”的方式可以改善違章停車的問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違章停車普遍?下面不妨先看看,日前,在北京南二環開陽里三街附近一小區,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看到的一幕搶車位“大戰”。
一輛東風本田CR-V從小區門口慢慢駛入,一輛大眾高爾夫從左側探出頭試圖斜插進來,兩輛車的目標明確又一致,就是小區院里僅剩的一個停車位。
說時遲,那時快,大眾高爾夫加快速度獲得先機,搶到了車位,東風本田CR-V最終只好把車開出小區,停在馬路邊的一個收費停車位。
據小區的一些居民介紹,爭車位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畢竟小區內車位有限,像那位把車停到收費停車位的車主還算好的,有些則是在馬路邊亂停亂放。
NBD汽車在現場也發現,在該小區門前馬路的非機動車道上,停滿了機動車,導致機動車道上擠滿了騎單車的行人,同時,馬路邊兩側人行道上也停滿了大小車輛。據馬路兩邊店鋪的店主介紹,人行道上停車是常有的事。
由此來看,“車多位少”是造成機動車違法停放的一大原因。上述媒體的調查顯示,對于違章停車的原因,67.7%受訪者認為公共停車設施不足導致;而據《人民日報》今年1月的報道,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71萬輛,按照1∶1來配比,停車位數量大概有四成到五成缺口。
那么,是不是加大處罰力度就能完全杜絕亂停亂放?
根據上述調查顯示,“扣分+罰款”的處罰方式,67.2%的受訪者認為可改善違章停車的問題,因為這可以提升違規的成本。
而對比國外的情況來看,我國目前的違規成本相對較低,如在2015年機動車保有量即達到450萬的東京,據新華網的報道顯示,在當地隨便路邊停車屬于違法,對于違章在路邊停車超過30分鐘,就會被警察罰款,罰金根據路段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罰款1.5萬日元(約合927元人民幣);如果車被警察拖走或鎖住車輪,罰款還會增加;此外,如長時間亂停放,白天在道路上停車12小時以上,夜間停車8小時以上,最高會被處3個月以下徒刑和20萬日元(約合12400元人民幣)。
這與我國100~200元違章停車罰款相比較,確實較重。
雖然加大處罰能提高亂停亂放的成本,但要從根本上治理違章停車,上述調查顯示,67.1%的受訪者建議增加停車位及配套設施, 55.9%的受訪者建議利用智能信息技術、提升停車場利用率。
再以東京為例,據統計,東京中心區基本步行15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即可找到地鐵、電車或公共汽車等站點,在東京交通出行總量中,地鐵系統占86%。同時,東京的停車場也很發達,各種地面停車場、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場等隨處可見,而且幾乎都是自動化管理,利用率較高。
反觀國內,以上述北京南二環開陽里三街的小區為例,NBD汽車現場發現,在該小區不遠處有一個立體機械停車場,與停車場外地面上停滿車輛的情況相比,在這個約有20個車位的二層機械停車場內,僅停了6輛車,利用率為30%。
“雖然這些機械停車位都租出去了,但平時基本都停不滿,小區里很多居民都把車停在小區外的馬路上。”該小區的一位居民抱怨道。
由此來看,在城市規劃中增設更多停車位的同時,更應利用科學的管理手法提高公共停車場的效率。
此外,隨著國內共享單車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共享單車的亂停放問題也十分突出,各地也都在加大治理力度,而從國內經驗來看,例如日本,就開發了一些地下自行車存放系統,來方便自行車的停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