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9 00:23:1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王可然
5月18日,“中國PPP良好實踐”國際研討會暨中央財經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治理研究院”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在會上表示,目前從我們財政部的示范項目來說,民營企業份額是穩步上升的,空間很大。同時,焦小平也表示,必須制止住以PPP進行政府兜底的融資。而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楊少林則透露,該行正與財政部PPP中心共同推進一個新項目,該項目將并引入國際投資者。
截至2017年3月,PPP項目數據庫已登記了12000多個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運輸等19個行業,累計投資額14.6萬億元。
目前,PPP項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日,國家發改委也在為PPP項目融資“大開綠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專項債券發行指引》提出,符合條件的PPP項目,PPP項目公司或社會資本方可發行專項債,用于項目建設、運營,或償還已直接用于項目建設的銀行貸款。
防風險是當前重要任務
焦小平指出,目前PPP統一大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其中,入庫項目投資已覆蓋19個行業,中西部地區進展更快。
他介紹道,隨著PPP項目的加速落地,民營資本參與率也在上升,相關執行階段項目投資額達2.9萬億元。同時,催生了公共服務供給新業態。比如很受歡迎的集約發展項目,包括區域、流域、小城鎮、園區開發等。
對于下一步PPP的改革方向,焦小平指出,2017年以后PPP出現很大的市場,既要積極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又要防止債務風險失控。防范風險是當前很重要的任務。
具體來說,他認為,第一是創新和風險并重,必須制止住以PPP進行政府兜底的融資。
此外,在立法體系方面,制度體系方面,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以市場規則來制定。
記者注意到,近日,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嚴禁地方政府利用PPP、政府出資的各類投資基金等方式違法違規變相舉債。
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近日向媒體表示,財政部在推進PPP工作上,始終堅持“促發展”與“防風險”并重,強調項目要“又快又實”、規范運作,對于類似的不規范操作行為,已“三令五申”,予以嚴禁。今年以來,財政部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對一些PPP項目的不規范操作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對一些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進行問責。從實施效果看,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此外,焦小平表示,我們在PPP的設計中,頂層設計、預算法、政府采購法,包括我們PPP條例的制定,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3年的建設,中國的PPP市場初步形成格局,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PPP市場。焦小平提到,在與英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分享過程中,這一點都得到認同。
一新項目將展開國際合作
中國的PPP市場受到了世界的關注。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楊少林在上述會議上表示,世界銀行正在與財政部PPP中心共同推進一個新項目,全球基礎設施基金和國際金融公司也參與進來,該項目將以引進PPP項目準備和開放良好的國際經驗和實踐為基礎,并引入國際投資者,也將釋放一些成功的PPP項目,供中國各級政府、社會資本和PPP實踐者參考。
楊少林認為,全球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要的融資規模巨大,目前各個多邊開發銀行都在努力引入社會資本投資,這需要我們在3個重點領域加強合作。一是加強國家層面和地方政府層面的投資能力和政策框架。二是強化私營部門對融資活動的參與,優先考慮商業融資渠道。三是加強多邊開發銀行本身對社會資本的杠桿作用和調動作用。
此前,財政部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共同簽署《關于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焦小平指出,如果我們與各國的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在基礎設施還有其他公共服務領域,將以PPP的形式為主。他進一步指出,如何促進“一帶一路”更多的項目落地,如果沒有很好的機制,則不能解決社會資本的一些擔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