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2017-05-18 09:23:05
4月國內汽車終端市場需求乏力,再度陷入“負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8萬輛和208.4萬輛,產銷量環比分別下降17.9%和18.1%,同比分別下降1.9%和2.2%。今年前四個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27.1萬輛和90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4.6%,低于上年同期0.3和1.5個百分點。企業庫存較年初增長11.7%。
中汽協稱,4月終端需求之所以下滑顯著,主要是因為乘用車產銷量明顯低于上年同期,從而影響到汽車總體增長水平。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72.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3%和3.7%,4月商用車產銷環比下降,但同比仍分別增長5.9%和5.3%。
市場分析人士擔憂,在連續多月的高速增長后,車市產銷再次陷入負增長。據悉,車市上一次負增長出現在2015年5月至8月,隨后在國家實施的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下,車市告別負增長。而今年4月的負增長則是由于此前各類購車優惠政策透支了市場,且政策到期后短期內無法消除影響,車市可能進入階段性“拐點”。
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研究報告稱,車市4月進入調整期,汽車銷量和市場需求有所下降;經銷商為完成一季度銷量任務,在3月透支了部分潛在客戶,影響了4月的需求;部分地區陸續開展地方車展增加了客戶的觀望心態。5月進入傳統旺季,五一期間多地舉行大型車展,預計市場需求和銷量將有所提升,經銷商的庫存壓力預計將有所緩解。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仍處在弱復蘇階段。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306輛和34361輛,同比分別增長19.0%和7.9%。前四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銷量同比下降0.2%。
渤海證券分析師鄭連聲說:“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處于預期底部,行業利空已基本出盡,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持續向好,產銷有望逐步走高。”
2017年以來,工信部已累計發布四批推薦車型目錄,共包括136戶企業的1473個車型,擴容節奏穩定,享受超額補貼的車型持續增加,補貼實際退坡幅度將好于市場預期。
此外,《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4月末出臺,重申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200萬輛的目標,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比例達20%以上。
業內人士對今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普遍樂觀。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德安表示,新能源汽車政策推進節奏快速,再次表明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態度。隨著地方補貼陸續出臺,新能源車銷量將逐漸好轉,第三季度新能源車將逐步放量,預計全年銷量可以突破70萬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