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1 21:11:38
4月10日,環保部發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3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同比止降轉升。
4月10日,環保部發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3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
記者注意到,這是今年以來,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首次出現月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3月全國空氣質量呈明顯改善趨勢,但今年一季度空氣質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和城市污染出現了不降反升現象。
據專家組介紹,一些地區工業和機動車排放強度居高不下,給空氣質量改善帶來較大壓力。
一位業內專家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地區工業密集度高,機動車數量較大,成為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頭。同時,從企業排放在線監測來看,仍然有一些企業出現超標排放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污染。
一季度京津冀PM2.5上升26.7%
環保部數據顯示,從整個一季度來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0%,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3%;PM10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
分重點區域來看,一季度,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2.1%,同比下降7.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6.7%,PM10濃度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6%;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1%,同比提高9.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PM10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0.0%,同比下降5.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5.7%;PM10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2%。
其中,北京市3月優良天數比例為61.3%,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3%;PM10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9%。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7%,同比下降10.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7%;PM10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1%。
此前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4.6%,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7%。前兩個月單月的優良天數均同比下降、PM2.5濃度均同比上升。
部分城市污染不降反升
1~2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但是,3月該數據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
很顯然,與去年同期相比,3月全國空氣質量呈明顯改善趨勢,但今年一季度部分地區和城市污染出現了不降反升現象。
對此,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介紹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包括污染氣象條件總體不利以及工業生產和需求回暖。
氣象研究表明,北極海冰的融化及北極濤動異常,改變了中國北方地區的冷空氣活動路徑,減小了冷空氣南下強度,導致空氣流動變緩,區域溫度明顯偏高,易形成大范圍靜穩、高濕及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
以京津冀地區為例,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區域小風(風速小于2m/s)頻率同比上升9.9個百分點,大風頻率(風速大于4m/s)頻率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高濕(相對濕度超過60%)頻率同比上升11.8個百分點,平均氣溫同比上升1.3℃,持續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京津冀區域1~2月出現多次持續空氣重污染過程,區域PM2.5濃度升高。
同時,2017年一季度,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51.3、51.6和51.8,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并呈持續上升態勢;其中,生產指數分別為53.1、53.7和54.2,位于擴張區間,表明制造業生產增速持續加快。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行業PMI已連續兩個月上升,此外全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衛星遙感數據也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區域NO2柱濃度和2016年同期相比,河北中部和河南北部等地NO2柱濃度有所升高;珠三角區域也有反彈,廣州、佛山地區NO2柱濃度升高明顯。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業排放是環境污染排放大戶,現在仍然有一些企業無法做到穩定達標排放,首先要盡快做好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的工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