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9 10:07:10
3月28日,騰訊以17.8億美元收購特斯拉5%股權。據了解,本次持股為非積極持股,意味著騰訊目前不會主動介入特斯拉的日常運營。騰訊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特斯拉是聚焦前沿技術的全球先驅,而騰訊一直推動生態共贏,透過鼓勵內部創新和以資本支持新興科技產業。
每經編輯|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張力
3月28日,騰訊以17.8億美元收購特斯拉5%股權。據了解,本次持股為非積極持股,意味著騰訊目前不會主動介入特斯拉的日常運營。騰訊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特斯拉是聚焦前沿技術的全球先驅,而騰訊一直推動生態共贏,透過鼓勵內部創新和以資本支持新興科技產業。
騰訊成特斯拉第五大股東
特斯拉近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Schedule 13G文件顯示,騰訊于今年3月收購了特斯拉5%的股權,本次持股為非積極持股,意味著騰訊目前不會主動介入特斯拉的日常運營。
這份文件顯示,3月17日,騰訊通過旗下公司黃河投資(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以17.78億美元在公開市場收購了特斯拉816.75萬股股票,占股比例5%。
另據媒體報道,騰訊目前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前四大股東分別為:Elon Musk(持股大約21%)、富達投資(持股14%)、Baillie Gifford(持股8.2%)以及T. Rowe Price(持股7.3%)。
文件同時顯示,主導騰訊完成該筆交易的是James Mitchell,其為騰訊公司首席戰略官、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聯系騰訊時,騰訊方面回應稱,特斯拉是電動汽車、輔助駕駛、共享車輛、數字化現實世界信息、可持續能源發電和可擴展能量存儲等新技術的全球先驅。結合了愿景、野心及執行力,Elon Musk (注:特斯拉CEO)是創業者的典范。而近年騰訊一直推動生態共贏,透過鼓勵內部創新和以資本支持新興科技產業,為世界更美好的將來添一分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公布的2016年年報中,騰訊在公司策略部分提到,“騰訊正在投資于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以布局騰訊未來的‘連接’策略。”
特斯拉方面,5%股權被騰訊收購的消息披露后,特斯拉的股票在美東時間3月28日的開盤價為277.02美元,前收盤價270.22美元。而此前,曾有國外分析師指出,特斯拉的汽車交付量可能會低于市場預期,這導致了其股價前一陣子走低。
特斯拉在月初提交給監管機構的另一份文件顯示,其去年在中國營收10.6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兩倍(2015年這一數字為3.185億美元),特斯拉官方并未對此作出說明。路透社則報道稱,特斯拉在中國營收暴增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中國所執行的新能源汽車政策。
意在布局無人駕駛?
有觀點認為,騰訊此舉或意在布局無人駕駛。騰訊汽車分析稱,圍繞這一領域,目前除了Google的“Waymo”無人駕駛還處于穩步推進的階段外,騰訊已經布局了從云端(騰訊云是特斯拉無人駕駛部分硬件供應商英偉達NVIDIA的云端服務提供者)、算法(騰訊AI Lab)、汽車生產制造(特斯拉)、高精度數字地圖(HERE)等無人駕駛相關技術。
另據了解,目前多家國內外的科技公司和車企都在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相關項目研發,相關技術在實驗層次已經能達到一定的精準度。去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還曾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搭載的電腦可被視為車輛駕駛員。
不過,有業內人士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美國已經承認無人駕駛技術的合規性,但是對于大規模上路,在安全等級上可能仍需嚴苛的規定,還需要無人駕駛企業把數據積累到一定量級,起碼短時間內,無人駕駛汽車沒辦法和人工駕駛的汽車“站到同一個起跑線上”。整體上,實現商業化和大規模上路,和車聯網的設計發展息息相關,需要道路、地圖、測繪等各方面都能匹配無人駕駛車的要求。而要做到真正完全的無人駕駛,涉及環境感知、視聽覺認知、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的融合。此外,未來技術將反推動無人駕駛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