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8 20:43:47
周三大盤雖又轉跌,但個人認為問題暫時不大,因今日成交額創出了地量,這暗示在連日殺跌后,縱然反彈仍能誘發拋盤涌現,但這樣的拋盤應該并不特別地主動或強烈。
每經編輯|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何建川
本周三A股調整為主,上證綜指收盤微升0.14%至3113.01點,但其余股指均跌。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三綜指分別跌0.45%、0.25%、1.28%。由盤面看,藍籌股、權重股仍相對較強,黃金股略有表現,中小市值個股、創業板、次新股表現疲弱。
次新股及創業板表現均較弱。前一天領漲的樂視網有所調整,這對創業板甚至次新股均產生些壓力。不過,樂視網下跌也只是小盤股表面上的助跌因素,小盤股疲弱應另有自身原因。
這幾天官媒頻繁地解釋了IPO速度并不快,這或暗示了新股發行速度暫時還不會放緩,所以次新股、創業板等稍有反彈,拋壓即涌現。擴容因素肯定會有些影響,不過其影響或許不如投資者想象的那般大。
內地機構近年來介入港股力度明顯加大,這其中有回避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因素,此因素可能也不利于A股這邊的次新股、創業板等品種。在港股市場,盤子小的反而價低,大藍籌反而有溢價。還有,港股市場新股破發實在太尋常了。兩相對比后,深市的小盤股、次新股等自然就會受些沖擊。
還有,今年應為國企改革年、混改年,市場關注焦點自然有所轉移,創業板新經濟概念能“分配”到的資金多少會有所分流,所以資金面壓力也會大些。
最后一個因素可能比較隱諱,這就是監管層收緊了再融資,個人認為這其實也對創業板、次新股有些壓力。
大家知道,這幾年次新股牛股輩出,其中有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增發后資產注入。這些公司自已市盈率六十幾倍,甚至上百倍,卻注入了十幾倍市盈率的資產,所以增發并收購后市盈率忽然就下降,“投資價值”陡然就增加了。
假如未來增發這一塊繼續收緊,同時IPO速度又加快,那么已上市的公司”殼“價值即不再稀有了。說明一下,此處我只是想套用“殼價值”這一大伙耳熟能詳的概念,并非是說這些公司是垃圾股。
上述因素均為小盤股壓力,且這些壓力可能很難一下子出清,投資者應該有清醒的認識,所以應調低對次新股、創業板的期望值。
周三大盤雖又轉跌,但個人認為問題暫時不大,因今日成交額創出了地量,這暗示在連日殺跌后,縱然反彈仍能誘發拋盤涌現,但這樣的拋盤應該并不特別地主動或強烈。假如接下來并無更多利空,我懷疑大盤仍會延續反彈。
隔夜外盤震蕩,英國釋出“硬脫歐”意圖,英鎊大漲,美元大跌,人民幣匯率因此大幅升值。就當前情況看,人民幣匯率這一塊暫時減壓,但不確定性多少仍有,因本周末美國新總統上臺。
(End)
為了答謝廣大關注《鄭眼看盤》欄目的朋友們,鄭步春老師正式推出視頻答疑欄目,零距離與粉絲進行視頻問答交流,用自己多年的投資經驗為投資者答疑解惑。
大家可在《鄭眼看盤》入駐的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微信評論欄進行評論提問,提問可包括所有與資本市場投資有關的內容,鄭步春老師會根據粉絲的提問進行選擇性視頻答復,視頻將每周定期通過《鄭眼看盤》欄目推出,以感謝粉絲們多年的支持。
如何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或用微信搜索:mjtzb2,然后點擊關注即可。關注后,即可在鄭眼看盤欄目給鄭步春老師留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