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3 00:25:13
易憲容指出,加強金融管控,控制房地產泡沫,才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今年通過按揭貸流入到房地產市場的貨幣有8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的占比,過去是60%,今年在80%以上,這是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快速增長的核心因素。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楊 軍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楊 軍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作為明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房地產市場如何發展引人關注。
12月21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和成都商報社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在“利率政策與匯率變化對地產行業的影響”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加強金融管控,控制房地產泡沫,才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今年通過按揭貸流入到房地產市場的貨幣有8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的占比,過去是60%,今年在80%以上,這是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快速增長的核心因素。
房企面臨融資壓力
此前,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發改委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限制房企借助外部融資到土地市場拿地。在此背景下,房企開始重啟海外融資,但受匯率影響,海外融資的成本也不斷提高。
由于預期美元債的成本還將持續走高,預計2016年匯兌損失還將繼續大幅增加,從2015年下半年起,房企開始密集贖回美元債,一些房企選擇發行國內公司債,也有一些房企以新債替代利率較高的舊債。
海通證券指出,貨幣政策控杠桿、防風險的意圖明顯。在此背景下,國內金融機構都在收緊房企融資渠道,未來房企的融資壓力將更大。
數據顯示,11月社會新增融資總量1.74萬億元,環比接近翻番,同比多增7111億元,主因表外融資大增,或受地產融資監管趨嚴、非標增長影響。
易憲容表示,表外資金只是規避資金流向的一種方式,11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7946億元,環比多增1433億元,同比多增857億元。前期地產銷售火熱令居民中長貸依然高增5692億元,非居民中長貸增加2018億元,印證經濟短期企穩,提升企業投資意愿。11月M2同比降至11.4%,主因人民幣貶值壓力致外占大降,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
“2016年火爆的地產行情與貨幣和金融有很大關系,這源于居民拼命加杠桿買房。”易憲容認為。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告訴記者,高杠桿讓個人、企業、城市甚至國家的財富和實力兩極分化愈演愈烈,讓錢生錢尤其是讓別人的錢幫自己的錢生錢!借雞生蛋、借風使船、借尸還魂,房企跑得快全靠錢來借。
流動性拐點已現
從歷史數據看,真正與房價高度相關的不是利率,而是廣義貨幣M2。中國M1、M2的剪刀差巨大,意味著企業在大筆囤錢。海通證券研究指出,本輪M2增速只有11%,已經不足以支撐全國房價上漲。而去年金融監管放松導致“北上廣”增加的流動性已經耗盡,加上10月出臺史上最嚴的調控政策,這也說明流動性拐點已現。
由于房企融資渠道多元化,其對銀行開發貸的依賴度在逐步降低,公司債、中票等債權融資以及信托、私募基金、券商資管通道等非標債權產品的融資比重呈上升趨勢。不過自10月份起,陸續出臺的限制房企融資政策領域包括信托、銀行貸款、公司債、保險資金密集出臺,使得房企融資途徑變窄。
優淘城總裁薛建雄表示,對于大型房企而言,融資的途徑并未收窄,只是利息成本會有所增加。
本輪嚴厲的地產調控會壓縮房地產的調整周期,并且目前地產價格的增速上行已持續了17個月,這也意味著地產價格的漲幅將有所放緩。
隨著近期美元走強,資金流出壓力加大。中國央行進行鎖短放長的操作,抬升資金成本。
海通證券預測,央行投放資金的平均成本已從2%左右升至2.7%以上。市場資金成本緩慢抬升,中國貨幣政策短期呈現收緊的態勢。
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房企將面臨資金鏈緊繃,甚至斷裂的危險。一旦房企的資金成本飆升,只能降價賣樓,如果沒人接手,恐將迎來中小房企的倒閉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