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萬集科技成功登陸創業板 加速卡位ETC布局智能交通藍海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1 00:36:52

  受益于智能交通行業的全面提速,萬集科技(300552,SZ)于日前成功發行新股,并將于10月21日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交易。

作為我國主要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及服務提供商,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戶提供動態稱重、專用短程通信兩大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并提供相關的方案設計、施工安裝、軟件開發以及維保等服務。

在動態稱重產品市場占有率已穩居行業領先的背景下,公司立足智能交通領域,堅持“產品同心多元化”產品發展戰略,借助資本市場推力,迅速擴大產能,精準卡位ETC市場,并在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專用短程通信(DSRC)加快布局。憑借出色的產品性能和技術儲備優勢,搶占智能交通藍海。

融資擴大規模

成立于 1994 年的萬集科技,在智能交通領域深耕超過20年。

公司豐富的動態稱重產品系列已經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各級公路,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龍頭。專用短程通信產品近年異軍突起,截至2015年底,ETC市場占有率約16%,公司銷售的OBU已在全國的27個省市得到應用,市場覆蓋率在行業內居于前列;此外,2012 年開始,公司又開始了將激光掃描技術應用于交通流量調查及車輛檢測的研發,逐步形成第三大優勢系列產品。

清晰的市場發展戰略、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豐富的項目經驗優勢,以及成熟有效的管理體系,確保了公司長年穩定的收入增長和可持續盈利能力。

根據公司2016年1~6月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至4.5億元,預計實現凈利潤5182萬元至5682萬元,較上年同期實現較大增長。

不過,隨著公司業務向全國市場的不斷滲透,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不斷涌現以及新企業不斷進入該領域,公司獲得自身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想持續跨區域大規模擴張市場,就必須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

10月11日,萬集科技對外披露了公司此次公開發行新股的網上申購情況。

本次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670萬股,其中網下初始發行量為161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60.3%,網上初始發行量為1060萬股,占比為39.7%。

由于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7564倍,超過了150倍,因此啟動了回撥機制,將本次公開發行新股中的1343萬股回撥至網上,回撥后,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267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2403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90%。

募集資金到位后,將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其中近50%用于智能交通設備的研發及擴產項目,近30%用于全國營銷及服務支撐網絡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抓住市場機遇,公司已于2012年5月先期自籌資金開工建設智能交通設備研發及擴產項目,于2016年4月先期自籌資金啟動全國營銷與服務支撐網絡項目。截至2016年6月30日,智能交通設備研發及擴產項目已投資7321.09萬元,全國營銷與服務支撐網絡項目已投資344.94萬元,合計投資7666.03萬元。

成功登陸創業板釋放的資本紅利,將有助于萬集科技進一步依托豐富的市場經驗和掌握的自主核心技術,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完善產品種類,提升公司品牌、技術和資金等多方面實力,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卡位ETC市場

基于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廣闊市場空間,在動態稱重產品市場占有率已穩居龍頭地位的背景下,萬集科技近年的業務重心也開始逐步向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和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專用短程通信(DSRC)系列產品上加碼,并逐步取代動態稱重產品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

公司重點投入了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研發,并在國內率先推出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關鍵設備,成功應用于城市智能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類三等獎。

在此基礎上,公司將DBF相控陣技術、空間陣列定位技術等先進技術應用于ETC系統中,在RSU動態區域控制、OBU動態跟蹤和準確定位、RSU/OBU交易調度、OBU并發處理等關鍵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極大的提高了通訊的精度和抗干擾度。隨著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技術在城市智能交通應用中的推廣,其應用范圍延伸至治理交通擁堵、城市智能停車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等領域。

受益于自主創新技術優勢和豐富的自主創新成果,近三年,公司不斷取得廣東、陜西、山東、安徽等多個省市ETC的市場大額訂單以及持續大批量供貨,市場份額以及覆蓋率逐年提高。

截至2015年底,全國ETC系統用戶數量已突破2500萬人,萬集科技累計銷售OBU約400萬片,市場占有率約16%。

也正是2015年,公司專用短程通信產品受ETC全國聯網的政策刺激,以及公司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和研發積累的逐步釋放,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較2014年大幅增加,專用短程通信產品收入首次超過動態稱重系列,占據公司全年總收入的58.47%。2016上半年,公司在專用短程通信系列產品上的收入占比進一步上升達到64.42%。

隨著全國ETC聯網收費的大力推進,各省市高速公路采購ETC產品的規模還在不斷上升,安裝OBU的用戶數量仍在急劇增長。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我國的ETC行業在2012年的市場規模僅為5.39億元,2015年已達到13.22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百分之三十。預計未來幾年,我國ETC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

目前,萬集科技每年仍要拿出上千萬元的資金,用于ETC產品的持續改進和新產品的設計研發。借力ETC 全國聯網的契機,通過在市場、營銷、研發和服務上加大投入,萬集科技必然在ETC市場卡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

分享政策紅利

交通安全、城市擁堵、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日益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而建立智能交通系統作為解決這些問題重要的技術手段也逐漸得到政府的重視。

2016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智能交通再獲政策力挺。

此前,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三五交通規劃以及多個部委規劃文件中,均已將交通系統信息化和智能化及其相關的系統作為重點發展主題。

國家對智能交通行業的支持與重視必將會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根據招商證券分析師的推算,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在2016年就將達到將近900億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我國既是當今世界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又是交通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高速公路仍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

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到2030年之前,高速公路投資大約需要2.5萬億元,我國智能交通建設占高速公路總投資比例只有1%至3%之間,如果按照2%的比例計算,智能交通未來幾年的投資也將達到500億元左右,此外每年對存量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系統維護和升級改造的市場需求將超過30億元。

智能交通行業整體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其內部結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行業必然呈現更加高速增長態勢。

萬集科技是少數在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下屬兩個細分領域均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廠商,在其它細分領域如激光檢測也已有了較多的技術積累,同時公司能夠將幾種核心技術實現整合,提供最佳的行業綜合解決方案。

萬集科技表示,公司將緊緊抓住智能交通領域的蓬勃發展機遇,通過積極實施同心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已經取得動態稱重技術、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的國內領先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激光檢測技術應用范圍,將產品廣泛應用于公路交通、鐵路交通、城市交通、機場運輸、軌道交通等領域,同時基于公司現有研發實力,不斷開發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行業新的產品和技術應用,把公司打造成智能交通領域具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受益于智能交通行業的全面提速,萬集科技(300552,SZ)于日前成功發行新股,并將于10月21日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交易。 作為我國主要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及服務提供商,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戶提供動態稱重、專用短程通信兩大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并提供相關的方案設計、施工安裝、軟件開發以及維保等服務。 在動態稱重產品市場占有率已穩居行業領先的背景下,公司立足智能交通領域,堅持“產品同心多元化”產品發展戰略,借助資本市場推力,迅速擴大產能,精準卡位ETC市場,并在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專用短程通信(DSRC)加快布局。憑借出色的產品性能和技術儲備優勢,搶占智能交通藍海。 融資擴大規模 成立于1994年的萬集科技,在智能交通領域深耕超過20年。 公司豐富的動態稱重產品系列已經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各級公路,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龍頭。專用短程通信產品近年異軍突起,截至2015年底,ETC市場占有率約16%,公司銷售的OBU已在全國的27個省市得到應用,市場覆蓋率在行業內居于前列;此外,2012年開始,公司又開始了將激光掃描技術應用于交通流量調查及車輛檢測的研發,逐步形成第三大優勢系列產品。 清晰的市場發展戰略、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豐富的項目經驗優勢,以及成熟有效的管理體系,確保了公司長年穩定的收入增長和可持續盈利能力。 根據公司2016年1~6月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至4.5億元,預計實現凈利潤5182萬元至5682萬元,較上年同期實現較大增長。 不過,隨著公司業務向全國市場的不斷滲透,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不斷涌現以及新企業不斷進入該領域,公司獲得自身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想持續跨區域大規模擴張市場,就必須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 10月11日,萬集科技對外披露了公司此次公開發行新股的網上申購情況。 本次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670萬股,其中網下初始發行量為161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60.3%,網上初始發行量為1060萬股,占比為39.7%。 由于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7564倍,超過了150倍,因此啟動了回撥機制,將本次公開發行新股中的1343萬股回撥至網上,回撥后,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267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2403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90%。 募集資金到位后,將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其中近50%用于智能交通設備的研發及擴產項目,近30%用于全國營銷及服務支撐網絡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抓住市場機遇,公司已于2012年5月先期自籌資金開工建設智能交通設備研發及擴產項目,于2016年4月先期自籌資金啟動全國營銷與服務支撐網絡項目。截至2016年6月30日,智能交通設備研發及擴產項目已投資7321.09萬元,全國營銷與服務支撐網絡項目已投資344.94萬元,合計投資7666.03萬元。 成功登陸創業板釋放的資本紅利,將有助于萬集科技進一步依托豐富的市場經驗和掌握的自主核心技術,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完善產品種類,提升公司品牌、技術和資金等多方面實力,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卡位ETC市場 基于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廣闊市場空間,在動態稱重產品市場占有率已穩居龍頭地位的背景下,萬集科技近年的業務重心也開始逐步向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和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專用短程通信(DSRC)系列產品上加碼,并逐步取代動態稱重產品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 公司重點投入了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研發,并在國內率先推出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關鍵設備,成功應用于城市智能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和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類三等獎。 在此基礎上,公司將DBF相控陣技術、空間陣列定位技術等先進技術應用于ETC系統中,在RSU動態區域控制、OBU動態跟蹤和準確定位、RSU/OBU交易調度、OBU并發處理等關鍵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極大的提高了通訊的精度和抗干擾度。隨著MLFF多車道自由流不停車收費技術在城市智能交通應用中的推廣,其應用范圍延伸至治理交通擁堵、城市智能停車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與發布等領域。 受益于自主創新技術優勢和豐富的自主創新成果,近三年,公司不斷取得廣東、陜西、山東、安徽等多個省市ETC的市場大額訂單以及持續大批量供貨,市場份額以及覆蓋率逐年提高。 截至2015年底,全國ETC系統用戶數量已突破2500萬人,萬集科技累計銷售OBU約400萬片,市場占有率約16%。 也正是2015年,公司專用短程通信產品受ETC全國聯網的政策刺激,以及公司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和研發積累的逐步釋放,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較2014年大幅增加,專用短程通信產品收入首次超過動態稱重系列,占據公司全年總收入的58.47%。2016上半年,公司在專用短程通信系列產品上的收入占比進一步上升達到64.42%。 隨著全國ETC聯網收費的大力推進,各省市高速公路采購ETC產品的規模還在不斷上升,安裝OBU的用戶數量仍在急劇增長。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我國的ETC行業在2012年的市場規模僅為5.39億元,2015年已達到13.22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百分之三十。預計未來幾年,我國ETC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 目前,萬集科技每年仍要拿出上千萬元的資金,用于ETC產品的持續改進和新產品的設計研發。借力ETC全國聯網的契機,通過在市場、營銷、研發和服務上加大投入,萬集科技必然在ETC市場卡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 分享政策紅利 交通安全、城市擁堵、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日益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而建立智能交通系統作為解決這些問題重要的技術手段也逐漸得到政府的重視。 2016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智能交通再獲政策力挺。 此前,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三五交通規劃以及多個部委規劃文件中,均已將交通系統信息化和智能化及其相關的系統作為重點發展主題。 國家對智能交通行業的支持與重視必將會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根據招商證券分析師的推算,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在2016年就將達到將近900億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我國既是當今世界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又是交通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高速公路仍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 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到2030年之前,高速公路投資大約需要2.5萬億元,我國智能交通建設占高速公路總投資比例只有1%至3%之間,如果按照2%的比例計算,智能交通未來幾年的投資也將達到500億元左右,此外每年對存量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系統維護和升級改造的市場需求將超過30億元。 智能交通行業整體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其內部結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行業必然呈現更加高速增長態勢。 萬集科技是少數在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下屬兩個細分領域均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廠商,在其它細分領域如激光檢測也已有了較多的技術積累,同時公司能夠將幾種核心技術實現整合,提供最佳的行業綜合解決方案。 萬集科技表示,公司將緊緊抓住智能交通領域的蓬勃發展機遇,通過積極實施同心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已經取得動態稱重技術、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的國內領先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激光檢測技術應用范圍,將產品廣泛應用于公路交通、鐵路交通、城市交通、機場運輸、軌道交通等領域,同時基于公司現有研發實力,不斷開發智能交通信息采集與處理行業新的產品和技術應用,把公司打造成智能交通領域具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