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09 10:04:16
對于上海在全國多城輪番出臺新政的節點頒布政策,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上海積極響應國家層面房地產調控的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每經編輯|吳若凡
每經記者 吳若凡
10月8日晚,上海樓市調控再出新動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次動作更多是在“滬九條”基礎上,對確保房地產平穩發展進行表態,重申“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并沒有實質政策出臺。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海調控態度堅決,市場或受影響呈現觀望態勢。
限購限貸未升級
10月8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上海市規劃國土資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提出在繼續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滬九條”)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態勢,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意見》共提到6條措施,主要以規范市場交易秩序為主,其中2條則直接或間接和土地市場有關,但沒有太多涉及限購的具體做法。
對于上海在全國多城輪番出臺新政的節點頒布政策,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上海積極響應國家層面房地產調控的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就具體條款而言,此次政策明確了“增加土地供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是上海積極“補庫存”的信號。
此次上海要求房企自查資金來源,并嚴禁首付貸等做法,在住房預銷售管理方面繼續執行嚴格限購,一方面是為了防范資金來源不規范或違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范各類打擦邊球的做法。
“上海對中介業務規范的提出更高要求,在政策輿論導向方面,也明確了預期管理和輿論管理的重要性。這也是由于此前市場各類謠言較多,中介和一些地產商違規做法較多。”業內人士指出。
市場或冷卻?
對于上海新調控并沒有在限購、限貸上提出加碼要求的原因,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因為上海目前的限購限貸標準已經比較嚴格,“3·25”調控的尺度和這一輪國慶調控潮中北京、深圳等城的調控尺度差不多,如果再度加碼有可能誤傷合理交易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這次公布的6條措施雖然是強調和重申“3·25”新政,但體現出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的態度可謂堅決。
“政策還有從嚴從緊的可能。”盧文曦認為,9月上海樓市成交量雖有所下降,市場向平穩回歸,但房價還在上行,適時出臺調控政策有利于穩定樓市發展。
與此同時,上述《意見》中,“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的條款指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銀行貸款、信托資金、資本市場融資、資管計劃配資、保險資金等不得用于繳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定金及后續土地出讓價款”。
盧文曦認為,這無形增加了房企拿地開發的難度,有助于土地拍賣回歸理性。
總的來看,雖然調控內容看上去沒有加碼的動作,但釋放出上海對房地產健康運行的堅決態度,也顯示了上海調控的不同手段,預計在政策的震懾下,市場會冷卻下來,購房者也會持幣觀望,市場的交易行為則會愈來愈規范,房價快速上行勢頭會受到遏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