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新理念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5 02:20:30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

每經記者專訪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G20力推便利化協定 有望降低15%全球貿易成本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峰會現場報道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規模達1.76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以上投資流入發達經濟體,6年來首次超過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外資規模。

事實上,正是由于8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日趨碎片化。在這種背景下,外界對G20峰會達成貿易和投資領域的關鍵成果頗為關注。

9月4日,在G20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貿易、投資等議題,對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進行了專訪。

須推動降低全球貿易成本

NBD:您覺得,G20該如何破除全球貿易投資的壁壘?在全球貿易疲弱的背景下,多邊貿易體制該如何推進,G20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龍永圖:G20作為整個全球經濟體層次最高的領導人峰會,應該說由于全體成員的貿易占到全球80%以上,所以,他們對貿易規則的態度,對于全球貿易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大家都知道前兩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達成了一個貿易便利化的協議,這是世界貿易組織在多哈回合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很遺憾,目前這個貿易便利化的協議還沒有獲得通過,這就使得全球貿易在便利化問題上卡住了口。

這次G20就是呼吁一定要通過這一貿易便利化協議,一旦通過,全球貿易的成本會大幅度下降,成本大概能下降15%,而降低貿易成本是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出現了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過去幾十年來,全球貿易的發展一直是高于全球GDP增長的速度,而最近3年來,全球貿易增速反而低于GDP增速。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解決這個問題,貿易成本必須要降下來,同時要提高貿易企業的競爭力。

針對這一點,如果G20能有所推動的話,那么對多邊貿易體制將是非常大的支持,也會成為本次G20在貿易問題上很大的亮點。

NBD:您曾提到,中國企業“走出去”應向新興國家傾斜。而本次峰會有望達成的五項成果中,也提到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為什么您會提出這樣一個意見?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會發展怎樣的作用?怎樣幫助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呢?

龍永圖:過去我們很多企業傾向于將資本投向發達國家市場,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現在怎樣改善新興國家投資環境就變得更重要,要讓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環境更加透明,而不是“今天這樣明天那樣”,使外來投資者無所適從,所以本次G20峰會特別強調投資政策透明度、預見性和穩定性的問題,這一點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他們作為外來投資的接受體,極為重要。

中國現在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都是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如果新興市場國家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必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進行,所以也事關一帶一路戰略成功程度,所以投資環境透明度問題具有多重考量。

中國要作全球貿易重要推手

NBD:本屆會議上,《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備受關注。對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他們也有一些顧慮,就是走出去以后投資利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這是否需要有一個政策層面的框架性東西去進行保障?

龍永圖:這樣一個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希望可以成為未來全球投資規則的框架。有了這樣一些原則后,全球投資便會有大的系統性規則。過去幾十年中,世貿組織制定了大量的貿易規則,但是在投資規則方面沒有太大的進展,所以如果隨著中美、中歐等許多國家的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進展和最后通過,那么對全球投資規則的建立會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

NBD:中國過去30年的貿易體量和位置都有了巨大的增長,那么中國就貿易和投資領域而言,在G20當中擔任了什么樣的角色?

龍永圖: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出口國,第二大貿易進口國,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不管貿易還是投資,中國的影響力都舉足輕重,而且對中國也有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中國在制定全球新的貿易和投資規則方面,應該起到重要推手的作用,這不僅有利于中國,更有利于全球經濟的發展。

每經記者專訪“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討論專家組成員陳龍:中國普惠金融“彎道超車”在于融合場景應用

◎每經記者 施娜 峰會現場報道

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首個國際性共同綱領,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將在G20杭州峰會期間公布。該原則由多國共同制定,螞蟻金服作為企業代表之一,參與了該原則制定期間的討論和建議。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討論專家組成員之一、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

陳龍表示,《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已正式提交G20杭州峰會審議,如順利通過將成為全球各國制定數字普惠金融相關政策的指南。制定該原則的初心在于推動普惠金融在全世界的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時代,是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

為數字普惠金融擬定原則

“所謂的數字普惠金融,就是我們常理解的‘互聯網+’普惠金融。”陳龍表示,“‘數字普惠金融’”這個詞有點學術化,聽起來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在不知不覺中,數字普惠金融已經是很多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如我們每天用的移動支付,它很‘普’、很‘惠’,也很可靠,大家愿意用它。”

根據世界銀行2015年發布的《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數》顯示,目前全球仍有20億人沒有銀行賬號;僅有10%的人有信用卡;有貸款需求的人,僅有21%的人能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服務;72%的成年人缺乏金融知識;傳統征信體系中,有信貸記錄的人不足25%;農村貸款僅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3%。

陳龍表示,G20有個組織叫“全球普惠金融伙伴”,宗旨就是推動普惠金融。所以,推動普惠金融一直是G20的目標。這次G20峰會在中國召開,中國也正好是全球普惠金融伙伴的輪值主席。同時,數字普惠金融生逢其時,很多國家意識到它的巨大價值,很愿意去推動。

據了解,《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包含8項原則,66條行動建議,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該領域推出高級別的指引性文件。

具體的8項原則分別為:倡導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平衡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的創新與風險;構建恰當的數字普惠金融法律監管框架;擴展數字金融服務基礎設施;采取盡責的數字金融措施保護消費者;重視消費者數字技術知識和金融知識的普及;促進數字金融服務的客戶身份識別;監測數字普惠金融進展。

陳龍表示,這些原則是從現有的經驗和邏輯里面總結出來的普適規律,從政策、監管、基礎設施、消費者保護和教育等角度,希望能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

讓“中國經驗”走出去

在20世紀70年代,具有可持續商業模式的現代小額貸款機構先后在孟加拉、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出現,其中以尤努斯教授創辦的格萊珉銀行最為成功。但格萊珉銀行背后也有其局限性,即難以復制,其在孟加拉國以外的復制品大多都不如它自身成功。由于小額信貸模式的風控手段非常屬地化和非標準化,它的推廣規模會受到局限。

此外,據世界銀行扶貧協商小組(CGAP)等機構對全球幾百家小額信貸機構的調查顯示,小額信貸機構要想實現財務可持續,其年化貸款利率平均需在26%左右。其最終的結果是,盡管在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上盡力做到了“普惠”,但物美價廉的金融服務依然沒有真正惠及貧困群體。近幾年來,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為普惠金融插上了翅膀,“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應運而生,它昭示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

2015年底,我國發布的《關于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 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使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居于國際中上游水平。

陳龍表示,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在金融方面,中國并不算是領先,但在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卻得到很多國家認可。中國之所以能實現普惠金融“彎道超車”,原因在于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擁有獨特性,即實現了真實場景中的廣泛運用,而融合的場景運用,又反過來推動技術的飛速發展。

根據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數字普惠金融惠及超過4.5億老百姓;為大量原本難以接觸金融網點的農民、農民工、中老年、殘障人士等提供了安全、便利、易用的金融服務;中國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水平5年增長5.5倍,遠超傳統普惠金融。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出典:《尚書·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釋義: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公平共享,增進更多民眾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扎扎實實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各環節。

我們將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力度,在2020年前實現現行標準下57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占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為全球反貧困作出貢獻。我們將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發展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讓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獲得感。

習近平

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摘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