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成都“筑巢引鳳”顯效:投資回報初露鋒芒 自貿區落地優化營商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5 02:20: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余蕊均 實習記者 楊棄非    

◎每經記者 余蕊均 實習記者 楊棄非

上周,四川成功入圍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作為首位城市的成都自然“當仁不讓”地承擔重要任務,同時,能夠參與這場宏大的國家試驗,也意味著成都在參與世界經濟的分工合作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更值得期待。

“成都的零售業近年來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特點,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紛紛入駐,成都體現出越來越強的城市吸引力。”說起成都當前的市場環境,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遠洋太古里業績表現亮眼,一二季度的物業租用率與零售銷售額均實現了雙增長。

記者注意到,成都早前已明確提出了對標巴黎、香港,打造國際購物天堂的目標。而就在自貿試驗區獲批的前一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開放的成都正加速聯通全球。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場的表現,也對這一“雄心壯志”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份最新財報顯示,成都遠洋太古里今年二季度的零售銷售額增長112.5%;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約18億元,同比上升13%;成都王府井的凈利潤占王府井集團今年上半年3.4億總凈利的近六成……

對于成都市場的發展現狀,日前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世邦魏理仕共同調研編纂的《2015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報告》評價認為,“成都憑借較為超前的消費觀念,使其成為零售品牌和開發商擴展的重點城市。”

事實上,成都自古以來就擁有雄厚的商業基礎,憑借多年潛心“筑巢引鳳”,目前已吸引271家世界500強企業安家落戶。如今,隨著自貿試驗區獲批,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勢必將隨之升級,更重要的是,成都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豐厚的投資機遇令人期待,隨之而來的將是可觀的投資回報。

消費驅動太古里等逆勢“吸金”能力凸顯

“項目投資的標準最主要的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發展的潛力,而成都遠洋太古里完全符合了這些標準,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投資機遇。”前述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實施這個項目前,太古地產和遠洋商業已對成都商業地產市場進行過研究,并對成都的城市發展前景和投資潛力達成一致意見,布局成都無疑是正確的。

作為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第二個“太古里”項目,成都遠洋太古里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便迅速發展成為成都的又一標志性商業體。盡管零售行業競爭激烈,整體進入相對平緩的發展階段,但其今年一二季度的物業租用率與零售銷售額均實現了雙增長。

8月18日,太古地產(01972.HK)發布最新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遠洋太古里的租金收入總額上升,零售物業租用率已從2015年底的88%上漲至今年6月底的91%,同時,由于更多商鋪已經開業,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112.5%。

記者注意到,太古地產在內地布局的其他三個項目,今年第二季度零售銷售額雖也有增長,但漲幅不大。而其位于香港的3處購物中心零售營業額均為負增長,由此可見,成都遠洋太古里的表現可謂亮眼。究其原因,除了其自身的品牌優勢,成都的消費驅動能力也可見一斑。

“成都有悠久的歷史,又是整個中國西部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積聚、吸納整個西南地區消費能量。成都人開放包容、熱愛生活、樂于享受,成都很多著名品牌銷售額絲毫不遜色于北京、上海,商業潛力巨大。”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成都當地的消費力和項目的零售額都感到非常滿意。

與此同時,與太古里一街之隔的成都IFS,也繼續展現出強有力的“吸金”能力。

根據九龍倉集團(00004.HK)8月10日發布的2016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旗下成都IFS商場部分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9%至3.12億元;出租率近100%;商場內租戶營業額同比上漲13%至18億元,商場客流量在報告期內也增加了14%。

事實上,成都IFS自2014年開業以來,匯聚了近300家國際頂級品牌,其中逾100個品牌更是首次進駐華西地區,有評論認為,其“將不僅是一個購物中心,更是為成都人提供一種全新的國際化生活模式”,“成都乃至中國西部的奢侈品市場格局將隨之改變”。而成都遠洋太古里同樣聚集了眾多高端品牌、地區旗艦店。

這對于寄望全世界的人們打“飛的”來購物的成都來說,好比一顆顆“定心丸”。

“未來,成都購物天堂中的商品會極大地豐富,既有國內商品又有國際商品,這些商品是高品牌、高品質、低價格的,同時我們的購物環境會更加優化。”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處室負責人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成都打造“國際購物天堂”的行動已初顯成效。根據仲量聯行今年5月首次發布的“2016年全球跨境奢侈品零售商吸引力指數”顯示,在中國內地城市中,成都的受青睞程度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名列第3;在全球范圍內,成都排名第16位,超過米蘭、阿布扎比、舊金山等國際化大都市。

自貿區落地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完善

因商而立,更期待因商而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9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比上半年全國平均水平高 0.8 個百分點。同時,成都上半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含增資)162個,總投資1830.35億元;利用內、外資實際到位分別為2124.21億元、45.68億美元。其中,成都利用外資實際到位總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不久前,繼5年前在川啟動德國以外的首家數字化工廠后,德國西門子今年7月宣布對成都項目再增資,在川總投資將超10億元。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透露,在選擇項目投資地時,西門子聘請了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對中國5個城市進行考察,綜合了人力資源、市場容量、外商投資環境以及政府政務服務等因素,成都以最高分勝出。

“當西門子入駐時,英特爾和德州儀器等巨頭已在成都取得快速發展,成都完善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增強了西門子的發展信心。”王海濱表示。

應該說,隨著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成都匯聚世界目光的能力日益增強,隨之而來的,是吸金能力的提升。如今,成都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隨著自貿試驗區的塵埃落定,成都的營商環境更令人期待。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與商務咨詢合伙人、西南區業務主管徐聞此前曾向媒體表示,就他所觀察,成都圍繞事中事后監管、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重要領域,全面推廣了上海自貿區可復制經驗,確保改革試點經驗生根落地、釋放紅利。去年,普華永道曾作為第三方機構參與了成都市推廣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成果評估工作。

更重要的是,在復制上海經驗的基礎之上,成都不忘發揮“創新”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在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隨著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未來,成都還將吸引更多資本進入。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71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其中境內企業69家,境外企業202家,企業數量、投資額和行業領域繼續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新增加的3家落戶企業中,包括了“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樓宇經濟健康發展自持物業提供強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隨著整體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布局,成都市場對優質樓宇項目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據九龍倉集團日前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開業兩年多以來,成都IFS的三幢超甲級寫字樓已有9.86萬平方米獲承租,同時,該報告還透露,“每月租金介乎每平方米130元~170元人民幣不等,屬成都的高水平。”

明宇環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曉波昨日(9月4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明宇旗下的兩棟甲級寫字樓出租率分別達到78%和80%。

此前,成都一知名商務總部區相關負責人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些企業前來接洽希望進駐園區,但尷尬的是,園區項目供應有限,只能高要求選擇企業,暫不能及時滿足更多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成都納稅億元以上樓宇超過22棟,廣泛分布于成都中心城區,樓宇經濟已然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以成都IFS、明宇為代表的優質樓宇多為自持物業、整體運營,這樣的操作模式也為樓宇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媒體報道,自2013年9月29日掛牌以來,上海自貿區內企業的注冊數量已激增5倍,超過1.6萬家;寫字樓的日租金也從1.3元/平方米漲到了8元/平方米,漲了6倍。對照這樣的變化,剛剛參與到這場國家試驗中的成都,未來令人遐想。

根據仲量聯行早前發布的2015《成都樓宇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目前成都高質量樓宇相繼呈現、樓宇入駐企業不斷增加、企業經營績效持續提升、樓宇配套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樓宇經濟已成為推動成都發展騰飛的“新引擎”。

所謂共生才能共贏。隨著不斷有企業入駐,樓宇才能煥發活力,而樓宇經濟也才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未來,隨著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成都樓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完全可以預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余蕊均實習記者楊棄非 上周,四川成功入圍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作為首位城市的成都自然“當仁不讓”地承擔重要任務,同時,能夠參與這場宏大的國家試驗,也意味著成都在參與世界經濟的分工合作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更值得期待。 “成都的零售業近年來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特點,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紛紛入駐,成都體現出越來越強的城市吸引力。”說起成都當前的市場環境,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遠洋太古里業績表現亮眼,一二季度的物業租用率與零售銷售額均實現了雙增長。 記者注意到,成都早前已明確提出了對標巴黎、香港,打造國際購物天堂的目標。而就在自貿試驗區獲批的前一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開放的成都正加速聯通全球。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場的表現,也對這一“雄心壯志”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份最新財報顯示,成都遠洋太古里今年二季度的零售銷售額增長112.5%;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約18億元,同比上升13%;成都王府井的凈利潤占王府井集團今年上半年3.4億總凈利的近六成…… 對于成都市場的發展現狀,日前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世邦魏理仕共同調研編纂的《2015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報告》評價認為,“成都憑借較為超前的消費觀念,使其成為零售品牌和開發商擴展的重點城市。” 事實上,成都自古以來就擁有雄厚的商業基礎,憑借多年潛心“筑巢引鳳”,目前已吸引271家世界500強企業安家落戶。如今,隨著自貿試驗區獲批,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勢必將隨之升級,更重要的是,成都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豐厚的投資機遇令人期待,隨之而來的將是可觀的投資回報。 消費驅動太古里等逆勢“吸金”能力凸顯 “項目投資的標準最主要的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發展的潛力,而成都遠洋太古里完全符合了這些標準,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投資機遇。”前述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實施這個項目前,太古地產和遠洋商業已對成都商業地產市場進行過研究,并對成都的城市發展前景和投資潛力達成一致意見,布局成都無疑是正確的。 作為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第二個“太古里”項目,成都遠洋太古里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便迅速發展成為成都的又一標志性商業體。盡管零售行業競爭激烈,整體進入相對平緩的發展階段,但其今年一二季度的物業租用率與零售銷售額均實現了雙增長。 8月18日,太古地產(01972.HK)發布最新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遠洋太古里的租金收入總額上升,零售物業租用率已從2015年底的88%上漲至今年6月底的91%,同時,由于更多商鋪已經開業,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112.5%。 記者注意到,太古地產在內地布局的其他三個項目,今年第二季度零售銷售額雖也有增長,但漲幅不大。而其位于香港的3處購物中心零售營業額均為負增長,由此可見,成都遠洋太古里的表現可謂亮眼。究其原因,除了其自身的品牌優勢,成都的消費驅動能力也可見一斑。 “成都有悠久的歷史,又是整個中國西部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積聚、吸納整個西南地區消費能量。成都人開放包容、熱愛生活、樂于享受,成都很多著名品牌銷售額絲毫不遜色于北京、上海,商業潛力巨大。”成都遠洋太古里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成都當地的消費力和項目的零售額都感到非常滿意。 與此同時,與太古里一街之隔的成都IFS,也繼續展現出強有力的“吸金”能力。 根據九龍倉集團(00004.HK)8月10日發布的2016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旗下成都IFS商場部分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9%至3.12億元;出租率近100%;商場內租戶營業額同比上漲13%至18億元,商場客流量在報告期內也增加了14%。 事實上,成都IFS自2014年開業以來,匯聚了近300家國際頂級品牌,其中逾100個品牌更是首次進駐華西地區,有評論認為,其“將不僅是一個購物中心,更是為成都人提供一種全新的國際化生活模式”,“成都乃至中國西部的奢侈品市場格局將隨之改變”。而成都遠洋太古里同樣聚集了眾多高端品牌、地區旗艦店。 這對于寄望全世界的人們打“飛的”來購物的成都來說,好比一顆顆“定心丸”。 “未來,成都購物天堂中的商品會極大地豐富,既有國內商品又有國際商品,這些商品是高品牌、高品質、低價格的,同時我們的購物環境會更加優化。”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處室負責人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成都打造“國際購物天堂”的行動已初顯成效。根據仲量聯行今年5月首次發布的“2016年全球跨境奢侈品零售商吸引力指數”顯示,在中國內地城市中,成都的受青睞程度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名列第3;在全球范圍內,成都排名第16位,超過米蘭、阿布扎比、舊金山等國際化大都市。 自貿區落地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完善 因商而立,更期待因商而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9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比上半年全國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同時,成都上半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含增資)162個,總投資1830.35億元;利用內、外資實際到位分別為2124.21億元、45.68億美元。其中,成都利用外資實際到位總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不久前,繼5年前在川啟動德國以外的首家數字化工廠后,德國西門子今年7月宣布對成都項目再增資,在川總投資將超10億元。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透露,在選擇項目投資地時,西門子聘請了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對中國5個城市進行考察,綜合了人力資源、市場容量、外商投資環境以及政府政務服務等因素,成都以最高分勝出。 “當西門子入駐時,英特爾和德州儀器等巨頭已在成都取得快速發展,成都完善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增強了西門子的發展信心。”王海濱表示。 應該說,隨著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成都匯聚世界目光的能力日益增強,隨之而來的,是吸金能力的提升。如今,成都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隨著自貿試驗區的塵埃落定,成都的營商環境更令人期待。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與商務咨詢合伙人、西南區業務主管徐聞此前曾向媒體表示,就他所觀察,成都圍繞事中事后監管、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重要領域,全面推廣了上海自貿區可復制經驗,確保改革試點經驗生根落地、釋放紅利。去年,普華永道曾作為第三方機構參與了成都市推廣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成果評估工作。 更重要的是,在復制上海經驗的基礎之上,成都不忘發揮“創新”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在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隨著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未來,成都還將吸引更多資本進入。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71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其中境內企業69家,境外企業202家,企業數量、投資額和行業領域繼續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新增加的3家落戶企業中,包括了“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樓宇經濟健康發展自持物業提供強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隨著整體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布局,成都市場對優質樓宇項目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據九龍倉集團日前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開業兩年多以來,成都IFS的三幢超甲級寫字樓已有9.86萬平方米獲承租,同時,該報告還透露,“每月租金介乎每平方米130元~170元人民幣不等,屬成都的高水平。” 明宇環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曉波昨日(9月4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明宇旗下的兩棟甲級寫字樓出租率分別達到78%和80%。 此前,成都一知名商務總部區相關負責人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些企業前來接洽希望進駐園區,但尷尬的是,園區項目供應有限,只能高要求選擇企業,暫不能及時滿足更多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成都納稅億元以上樓宇超過22棟,廣泛分布于成都中心城區,樓宇經濟已然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以成都IFS、明宇為代表的優質樓宇多為自持物業、整體運營,這樣的操作模式也為樓宇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 據媒體報道,自2013年9月29日掛牌以來,上海自貿區內企業的注冊數量已激增5倍,超過1.6萬家;寫字樓的日租金也從1.3元/平方米漲到了8元/平方米,漲了6倍。對照這樣的變化,剛剛參與到這場國家試驗中的成都,未來令人遐想。 根據仲量聯行早前發布的2015《成都樓宇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目前成都高質量樓宇相繼呈現、樓宇入駐企業不斷增加、企業經營績效持續提升、樓宇配套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樓宇經濟已成為推動成都發展騰飛的“新引擎”。 所謂共生才能共贏。隨著不斷有企業入駐,樓宇才能煥發活力,而樓宇經濟也才能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未來,隨著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成都樓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完全可以預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