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9 20:21:00
基金業協會今日(8月29日)發布通知稱:從通知發布之日起到9月底,在私募全行業開展自查自糾活動。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8月19日,證監會曾公開發布消息稱:在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中,共有73家私募機構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在間隔一周之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今日(8月29日)發布通知稱:從通知發布之日起到9月底,在私募全行業開展自查自糾活動。
基金業協會要求私募開展全行業自查自糾
基金業協會在8月29日下午發布通知稱,為落實國務院和證監會關于開展“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專項檢查回頭看的決定和部署,加強私募行業自律管理,做好私募基金事中、事后監測監控工作,按照協會近期工作安排及總體部署,現將私募基金“兩個加強、兩個遏制”相關重點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是積極開展全行業自查自糾活動,自查自糾范圍包括公開宣傳推介、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兼營非私募基金業務等高發頻發、重復發生的薄弱環節以及資金安全性和運作合規性。自查活動時間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9月底。自查結束后,協會將定期抽查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落實整改情況,對自查問題比較嚴重、整改不到位、問題重復發生、出現新風險新問題等情況的私募機構,協會將進一步采取相關自律措施。涉嫌違法違規的,協會將及時移交監管部門處理。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在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中,共有73家私募機構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證監會私募專項檢查始于今年3月,北京、上海和廣東地區是重點區域。
二是針對私募基金行業風控意識薄弱、合規人員較少、有效制度缺乏等問題,通過私募機構開展政策學習,員工培訓以及業務自查等方式,了解最新私募政策及相關自律規則,加強機構內部守法合規意識,促進內部管理制度建設,重點關注是否建立投資決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風險控制管理、合規管理、內部控制、利益沖突防范、信息披露、檔案管理、激勵約束、內部問責等相關內部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執行,是否存在風險薄弱環節和重大遺漏,加強機構自身自律意識,完善內部風險合規管理,提升整個私募行業規范運作水平。
三是面對私募基金行業存在的風控與合規意識薄弱、社會責任意識欠缺、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通過回頭看工作,以政策宣傳、教育培訓、典型案例等方式,協會將組織開展一次私募基金行業守法意識、合規意識的教育活動,提升私募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合法合規意識,嚴格自律,合規展業。協會也將制作相關政策宣傳課程,列入基金從業人員年度后續職業培訓強制學時,便于私募機構及時組織從業人員學習以及開展內部員工培訓,相關后續培訓課程及學時要求協會另行通知。
合格投資者認定、電銷合規性是重點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證監會在今年上半年對私募機構開展了專項檢查,這是繼2014年和2015年之后,證監會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大規模私募基金現場檢查,共涉及305家私募機構和2462只私募基金,管理規模0.9萬億元,占行業總規模的14%。而在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中,共有73家私募機構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檢查的重點是新規方向的募資行為合規性、基金資產安全性、信息披露和杠桿運用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方面。
廣東地區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透露,其所在公司今年5月被抽到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公司網站上可查到產品凈值信息;在投資者登錄公司官網時,未對投資者資格作出認定,涉及未履行合格投資者確認程序的問題。公司之后也及時對網站進行了改版,并提交了整改報告。記者發現這個問題在募集新規執行前也普遍存在,不過在募集新規執行之后,很多私募網站都及時進行了改版。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電銷系統外呼的展業方式也是檢查重點。因該展業方式是典型的向不特定對象推介私募產品的行為。
此前,新富資本董事長李先林曾對媒體回應稱,“主要是我們備案的產品最多,樹大招風,檢查結果對我們向非特定對象營銷這個細節上提出批評——就是給陌生客戶打電話推介產品。我們的直銷部門對一些樓盤名單等很明顯的陌生群體進行營銷這一塊不合規,給予了我們批評指正意見。”
《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募集機構不得通過9種媒介渠道推介私募基金,其中包括“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等通訊媒介”。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私募行業采用電話銷售并非個案。此前,記者登錄多家私募第三方平臺公司官網頁面注冊,在確認是否為合格投資者的程序時,要求輸入投資者手機號碼,結果在退出登錄后不久,就有銷售人員通過注冊時留下的聯系方式,以電話回訪的名義推銷私募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