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9 18:18:47
“我暈!”、“疊影重重”……美國環球影業出品、馬特·達蒙主演的《諜影重重5》8月23日在內地開畫,目前票房已超過3億元。然而,其3D版本卻被不少網友吐槽,片中一些手持攝影和快速切換的畫面,讓3D觀影效果不佳。
每經編輯|蓋源源 劉水靜

“我暈!”、“疊影重重”……美國環球影業出品、馬特·達蒙主演的《諜影重重5》8月23日在內地開畫,目前票房已超過3億元。然而,其3D版本卻被不少網友吐槽,片中一些手持攝影和快速切換的畫面,讓3D觀影效果不佳。
環球影業在24日緊急發布聲明,稱將與中影、華夏發行方密切合作,與影院協商,盡快提供更豐富的2D場次。之后的26日,環球影業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該片2D版本全國預排片增至8071場。而影片上映首日,幾乎全是3D場。

環球影業截圖
環球影業增加2D排片時特別提到,“以穩定水準回歸”,暗示好萊塢六大之一的環球影業自己也認為2D才是好水準。
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查詢發現,在美國和英國的主流院線,該片都只有2D版本上映,那么為何在中國,首映的時候幾乎沒有2D的選擇呢?

英國主流院線VUE
排3D更賺錢 分賬各方都樂意
環球影業聲稱增加2D場次后,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注意到,一些影院有了明顯變化,有的影院3D、2D場次各一半,有的影院甚至全天都是2D場次,不過影廳較多的一些大影院,3D場次仍比較多。就《諜影重重5》的票價來說,一般3D票價比2D高出23%左右。

左:萬達國際影城(人民北路店)和右: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8月29日的排片
以上周六單日總票房排名全國前列的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店為例,《諜影重重5》在這家影院排片占比高達48%。

今天的排片,普通3D場次是2D的3倍,就僅有的6場2D計算,滿座的情況下,放映2D收入為59130元,如果這6場都為3D,則可收85410元。從2D到3D,6場票房收入就能增加44%,更不用說票價更高的IMAX 3D。

《諜影重重5》屬于進口分賬片,制片方分走25%,其他由中影、華夏和影院獲得。放映3D版本帶來更高票房,這顯然是參與票房分賬各方樂意看到的。
只是,作為好萊塢六大之一的環球影業,對影片的質量一向保持著高水準的監制,此番為何在中國上映之初只投放效果明顯不太好的3D版本?也許,一位業內人士的話值得玩味,
好萊塢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后,轉不轉3D很可能都得聽中方的。
以小博大的生意 轉制3D成本一般不高
3D電影掘金,從2010年卡梅隆巨制《阿凡達》就開始了,但《阿凡達》的3D水準有目共睹,業界也普遍認可,這是3D電影工業的開山之作。
而2012年,卡梅隆另一部經典作品《泰坦尼克號》復刻版3D上映,更是讓外界認識到3D是座“金礦”,這部片子在中國內地拿走9.47億票房,幾乎是全球票房的一半,如此巨大的商機,讓國內此后出現不少2D轉3D的電影。
據一些公開信息顯示,國內普通影片2D轉3D的基本費用是在4~6萬元/分鐘,而“大片”的轉制費用則為11.2萬~55.6萬元/分鐘。因此,總體算下來,一部100分鐘的電影,完成轉制3D平均成本400萬元~600萬元。
但從收益上來說,3D相比2D單張票價能提高10元左右。如果是商業大片,總票房可能提升1億左右。即便是《泰坦尼克號》花費高達1.2億元將影片轉制為3D(每分鐘近67萬元),最終帶來了9.46億元的票房,大賺8億元!
總之,無論成本高低,3D轉制都成了一筆以小博大的好生意。在特別青睞3D的中國電影市場,更是如此。
2015年,3D電影占內地總票房的比例超過了50%,3D銀幕所占比例接近80%。中國觀眾偏好的放映格式中,3D占45.9%,IMAX占24.53%,2D只占5.13%。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是否為了逐利,什么樣的影片都一味追求3D?
《諜影重重5》給狂熱的市場敲響了警鐘,不僅是快切鏡頭和手持攝影不適合3D,即便不是這些拍攝原因,全場也絲毫看不到能產生3D效果的畫面。
連知名影評人趙小北都調侃:
帕金森攝影+抽搐式剪輯,再配合后期轉制3D,你們要多雇幾個清潔工打掃影廳了!
業內人士稱,現在市場轉制3D已經有些泛濫,“連愛情片都往3D轉!”
好萊塢每年也不過出產40多部3D電影。就《諜影重重5》引發的吐槽,《環球時報》評論稱:“《諜影重重5》是中國3D電影過熱的最新例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