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國內ETF密集發行 被動投資或是當下市場有效策略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3 01:03:5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修眉    

◎每經記者 黃修眉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在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美國市場,欠缺專業經驗的散戶尚且闖出了屬于本群體的投資之路,反觀散戶占主導地位的A股市場,不禁引人思考,高收益低費率、跟蹤效果好、交易便利的被動投資是否會更加合適?

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A股去年6月暴跌后,一直在震蕩中前行。相比過去兩年概念股、黑馬股層出不窮,散戶們“閉著眼睛都可以選股賺錢”的行情,今年投資者選股難度不小。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也許此時,追蹤指數或某些大類資產的被動型投資,不失為當下散戶們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之一。

客戶青睞被動理財產品

“今年行情不好,選股日益成為大家的難題。”一位在A股摸爬滾打十多年的投資者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訴苦。在她看來,由于散戶是A股主體,短期追漲殺跌反而不容易賺錢。普通散戶更是無法像某些牛散一樣,能掐準買入賣出的時點,甚至以大量資金博弈。“長期投資指數基金和大類資產基金,是積極選股的另一種補充方式,”上述投資者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解釋了自己的投資之道。

中信建投證券北京分公司的一位理財規劃師也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笑稱,最近幾月,向他咨詢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理財產品的客戶明顯增多。原因或在于:一方面,今年的行情不溫不火。截至8月22日,滬指仍下跌12.84%,深成指下跌15.27%,中小板指下跌17.34%,位列全球股市指數統計網站StockQ統計的年內全球十大最差表現股指之列;另一方面,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也比較吸引人。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這種基金具有投資分散程度高、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等優勢,它給希望被動地投資于某一市場或者某一類資產的投資者提供了極其有競爭力的投資渠道。上述理財規劃師也表示,今年公募基金公司確實加大了ETF市場的開發力度,基金公司申報的熱情持續升溫。

主題ETF成資金新寵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查詢證監會最新公示的基金募集核準進度顯示,截至7月底,基金公司今年一共上報了22只ETF,涵蓋了軍工、證券、國企改革、環保、大宗商品等行業或主題。

投資者也對ETF的申購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長江證券《A股投資者行為追蹤》周報顯示,7月29日當周,ETF申購成為A股投資者最主要行為標志。當周,上市ETF總份額增加158.8億份。其中,中證上海國企ETF凈申購152.2億份,成為今年以來募集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自7月28日上市以來到8月19日,廣受關注的中證上海國企ETF基金凈值上漲1.79%至1.0436元,累計收益增加4.36%。

今年6~7月,國內首只證券行業ETF和首只軍工行業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和國泰中證軍工ETF也開始發行。長江證券《A股投資者行為追蹤》周報顯示,證券ETF首日份額為4.29億份、國泰中證軍工ETF首日份額為5.89億份。上述兩只產品的發行,不僅填補了國內證券、軍工行業ETF產品的空白,同時也為投資者進行上述兩大行業資產配置布局提供了新的選擇。

從8月8日上市首日表現看,兩只行業ETF均獲市場追捧。截至收盤,軍工ETF大漲3.04%,證券ETF小幅收漲0.4%。其中,軍工ETF受到的關注度更高,全天成交量達230.01萬手,成交金額約2.30億元,換手率約為四成;證券ETF首日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分別為153.49萬手和1.53億元,換手率也達到了35%。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研究發現,軍工和證券是近年最熱門的兩個板塊。從其跟蹤的指數看,中證軍工指數自基準日2004年12月31日起至今年8月5日,累計漲幅為1004.32%,在約11年半的時間中,軍工行業的漲幅達到了10倍,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僅為133.7%。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軍工特殊的行業屬性,未來仍將呈現高景氣特征,其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證券ETF以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為跟蹤標的,該指數包含了市場上所有的券商股,能較為全面地反映行業發展情況。萬得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自2014年以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累計漲幅達52.80%,跑贏同期大盤35.36%的漲幅。

商品、黃金ETF規模快速翻倍

得益于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的火爆,基金公司高調布局商品類基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查詢證監會官網了解到,從去年10月到今年7月,證監會受理的商品類ETF達11只,涵蓋了黃金、原油、銅等交投活躍的主要大宗商品品種及綜合商品指數。目前基金公司上報的商品型基金主要分為LOF(基金中基金)和ETF(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兩種類型。其中,涉及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的新ETF就多達8只。值得一提的是,7月22日南方基金上報的銅ETF于7月底獲得受理,如若獲批,這將是國內第一只銅ETF。

易方達黃金ETF及其聯接基金經理林偉斌表示,今年貴金屬類商品ETF申報火熱,得益于價格因素刺激下,投資者對貴金屬類產品高漲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國內外盤黃金、白銀齊漲。截至8月22日,上期所滬金主力期貨1612上漲25.3%至286.7元/克。同時段的滬銀主力期貨也上漲了24.9%至4204元/克。

此外,黃金、白銀價格的暴漲也刺激了國內相關ETF規模的快速上漲。彭博社此前報道稱,截至8月,亞洲規模排名前十的黃金基金中,來自中國的易方達黃金ETF、華安易黃金ETF、博時黃金ETF、國泰黃金ETF就占據了四席。

從基金公司公布的2016年半年報來看,國泰黃金ETF基金和易方達黃金ETF擴張步伐最快,前者規模從去年末的0.39億元快速增長到了今年年中的4.32億元,增幅達到1008%;后者資產凈值由同期的1.077億元迅速擴張至9.62億元,增幅達到793%。此外,7月1日~8月16日,易方達黃金ETF(159934)的規模又增加了近一倍,上升到19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