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2 21:13:19
“有一些IP或者明星和網紅的道理差不多,也變成一個新媒體,這些都是現在的業務,然后終端是電商,我把它稱之為‘文化電商’。通過文化的運作來形成電商的終端零售,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趨勢,文化電商化。”
每經編輯|葉曉丹
每經實習記者 葉曉丹
8月2日,華策影視(300133.SZ)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對外投資公告》稱,其子公司華策影視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29日與 XiaoHongChun INC.(以下簡稱小紅唇開曼)及相關方簽訂了協議,擬以6384.62萬美元的價格獲得小紅唇開曼已發行在外總股本的35.03%。
據披露,小紅唇開曼于2014年9月成立于開曼群島。其業務主要在國內,運營實體為小紅唇(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檢查小紅唇北京)和詩與遠方(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詩與遠方)。小紅唇北京負責視頻電商平臺和美妝達人社區“小紅唇”的開發和運營。
此次華策影視入股小紅唇,也正是看中后者在網紅電商平臺的變現能力。“以80、90后為代表的新興消費群體消費能力增強。對品牌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極大提升。為獲得這一群體注意力,滿足其升級的消費需求,新消費場景正在崛起” 。華策影視在上述公告中如是認為。
華策影視方面同時表示,在PC端和移動端流量紅利不再有的今天,以網紅內容為流量來源,無疑是高效的打法之一。網紅通過內容互動與粉絲建立強聯系,從而生成可以產生交易的信任關系,從而形成粉絲忠誠度極高的個人品牌,并通過人際口碑營銷進行傳播。在美妝、服裝和母嬰等領域,網紅電商變現能力正在凸顯。
對此,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8月2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一些IP或者明星和網紅的道理差不多,也變成一個新媒體,這些都是現在的業務,然后終端是電商,我把它稱之為‘文化電商’。通過文化的運作來形成電商的終端零售,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趨勢,文化電商化。”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一點,就不難發現,華策投資小紅唇開曼,并非是一個孤例,而是為此前提出的SIP戰略(Super IP即超級IP)排兵布陣。SIP戰略作為華策影視的頂層戰略,貫穿了公司全部的經營。
在2015年年報中,華策股份提及2016年的目標,即通過與旅游觀光、互動娛樂、教育培訓、時尚品牌、前沿科技、廣告營銷、金融和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的融合發展成為娛樂內容的價值提升者, 在“娛樂內容供應商—娛樂內容運營商—娛樂內容增值商”這一戰略實現路徑上快速前行,通過持續不斷的打通多個產業,逐步擴大公司的產業邊界。
對此,陳少峰認為,“對傳統的影視公司來說,一方面電影增長緩慢,電視在走下坡路,所以他們迫不得已要轉型;而另一方面現在娛樂領域又一些新的方向,包括游戲、VR可能都是有一些好的增長點,影視公司轉型也是希望把自己的業務價值實現能夠做的更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今年1月份至今,華策影視投資動作頻頻。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10起投資交易事項,其中有一半的投資都是影視行業之外的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