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收購藍科鋰業 比亞迪補足鋰產業上游板塊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3 23:00:45

6月22日,鹽湖股份(000792.SZ)與比亞迪共同公告稱,雙方與第三方合作在青海成立新公司,鹽湖股份確保含鋰老鹵水唯一供給新公司,用以提取鋰。

 每經編輯|李俊明    

每經記者 李俊明

涉足鹽湖提鋰,通過成立新公司收購鹽湖鋰生產公司,逐步補足鋰產業鏈的比亞迪(002594.SZ)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6月22日,鹽湖股份(000792.SZ)與比亞迪共同公告稱,雙方與第三方合作在青海成立新公司,鹽湖股份確保含鋰老鹵水唯一供給新公司,用以提取鋰。

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成立后,還將收購鹽湖股份持有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科鋰業)51.42%股權。

鹽湖股份證券事務代表李舜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鹽湖股份持藍科鋰業51.42%股權,新公司若成立,會收購目前鹽湖股份持有的藍科鋰業的所有股權。”

這就意味著,比亞迪將間接持有藍科鋰業的股份。而藍科鋰業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17年公司計劃生產碳酸鋰4萬噸,屆時藍科鋰業碳酸鋰產能將位居世界之首。

從上述一系列動作來看,比亞迪在原有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板塊基礎上,逐漸將觸角伸向了鋰產業上游的碳酸鋰領域。

新公司將收購藍科鋰業

上述公告稱,新公司股權結構為鹽湖股份持股49.5%、比亞迪持股股48%、深圳市宏達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達同實業)占股2.5%。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宏達同實業的唯一股東為比亞迪公司工會聯合會。這就意味著,比亞迪方面將控股新公司50.5%股權。

盡管鹽湖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并未透露關于新成立公司的具體細節,但據上述公告披露,合作方會爭取在今年7月30日之前設立新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成立后將收購鹽湖股份直接或間接持有藍科鋰業51.42%股權。這就意味著,比亞迪將間接持有藍科鋰業的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藍科鋰業是鹽湖股份旗下最主要的生產碳酸鋰的子公司,在2014年突破了高原鹽湖高鎂鋰比分離技術之后,產量急速提高,同時生產成本也得到大幅降低。

藍科鋰業方面曾公開表示,2017年藍科鋰業計劃將碳酸鋰年產能擴充至4萬噸,屆時藍科鋰業的碳酸鋰產能將位居世界之首。

對此,中泰證券研報稱:“比亞迪以此平臺啟動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建設,按照1kWh三元電池需要0.41kg碳酸鋰,1kWh磷酸鐵鋰電池需要0.78kg碳酸鋰計算,收購藍科鋰業將滿足比亞迪2019年34GWh動力電池的擴產計劃。”

上述研報還稱,此次收購藍科鋰業,將為今年比亞迪落戶青海的10GWh動力鋰電池廠項目保障原材料供應,可降低因原料價格波動對生產造成的風險。

而在碳酸鋰市場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生意社網站查詢發現,去年碳酸鋰價格經歷暴漲,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年初的4萬元/噸升至年底的15萬元/噸,價格暴漲亦帶動碳酸鋰生產企業獲利頗豐。

此外,記者注意到,去年贛鋒鋰業(002460.SZ)、多氟多(002407.SZ)等碳酸鋰概念股漲幅也明顯高于大盤。

整合全鋰產業鏈

比亞迪以生產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稱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銷售上占絕對優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約5.8萬輛,占國內市場份額約20%,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2015年5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首次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還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8萬輛,國內市場份額提高至約30%。

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是以碳酸鋰為原料的鋰電池,去年碳酸鋰瘋漲的價格影響到了比亞迪。從去年以來的布局來看,比亞迪也開始將注意力轉向鋰電產業的上游——碳酸鋰的生產。

此次比亞迪成立新公司、受讓藍科鋰業股份,一方面可以利用鹽湖股份含鋰老鹵水提取碳酸鋰,同時還將占有豐富的鎂資源,為新能源汽車車身輕量化做準備。

其實去年比亞迪就開始布局青海。2015年11月,比亞迪與青海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未來5年,比亞迪力爭在青海布局10GWH動力電池項目。

這樣比亞迪在青海布局了鋰電上游的鹽湖提鋰與鋰電池項目,加上其固有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鋰電全產業鏈逐步形成。

其實,比亞迪為何會瞄準青海其實也不難理解。青海坐擁占全國83%的鹽湖鋰資源。近年來,青海政府對鋰產業發展尤其重視,青海官方消息稱,2020年前,青海要打造出在全國有廣泛影響力的鋰電產業基地。屆時,青海將形成從鹽湖鋰提取、鋰電池生產到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的完整產業鏈,產值將達1000億元。

(實習生張瑩對此文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比亞迪 新能源 藍科鋰業 產業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