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社曝光虛假醫療5大黑幕:體檢必有病且很重

新華社 2016-05-28 10:20:57

新華社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一些虛假醫療廣告并未杜絕、依然花樣百出,一些醫院以“無中生有”的病情和虛假宣傳的套路,使前來就診者落入“醫療陷阱”之中。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舉行會議,要求醫療機構必須依法執業,禁止出租或變相出租科室,禁止發布虛假醫療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

新華社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一些虛假醫療廣告并未杜絕、依然花樣百出,一些醫院以“無中生有”的病情和虛假宣傳的套路,使前來就診者落入“醫療陷阱”之中。

套路1

兩性疾病成虛假宣傳“重災區”

“在聽到自己患有男科、婦科特別是性傳播疾病時,一些患者羞于到大醫院看病,而選擇民營醫院。”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黃延年說,有些不正規的民營醫院,在治療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統疾病時,喜歡夸大病情,打擦邊球,用似是而非的語言描述病情,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增加患者治療費用。

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謝新元說,以“尖銳濕疣”這種疾病為例,有些不正規醫院除了將患者所患其他疾病診斷為尖銳濕疣外,還會告訴患者這種疾病易復發,要通過各種光照、高科技手段持續跟蹤治療。

實際上,尖銳濕疣在規范治療后,通常患者3至6個月不復發,即被視為痊愈,無需過度治療。

套路2

體檢必有“病”,且“病得很重”

不久前,24歲的廣州白領小瑤到一家正做推廣活動的專科醫院做了體檢。

“哪料到醫院檢查出我患有宮頸糜爛,當天就上藥沖洗做了紅光治療。”記者在小瑤提供的檢查報告上看到,檢驗結果文字顯示“宮頸2度糜爛”,并且配有四張彩色圖片,凹凸不平的肉疙瘩呈現在照片中。

“光看照片就讓人感覺到害怕。”小瑤說,看了檢查報告后,醫生開始普及有關“宮頸糜爛”的知識,稱“宮頸糜爛是比其他婦科炎癥更加麻煩的一種疾病,不及時治療十有八九會產生癌變”,現在病情已經很嚴重,需要立即治療。

小瑤說,更使她感到害怕的是:“他們告訴我,現在不及時做治療,容易出現輸卵管阻塞,還會引起宮外孕。”

醫生向她推薦了一種叫做“Leep刀治療”的方法,治療價格在1780—2980元之間。醫生還“安慰”小瑤說,現在婦科疾病越來越年輕化,“被查出宮頸糜爛是很常見的,醫院這邊有98%的患者能夠通過手術治愈。”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科主任馮忻告訴記者,所謂“宮頸糜爛”是“柱狀上皮外翻”的表現形式,在排除病理性病變的情況下是不需治療的。

“一些專科醫院將正常的生理現象夸大成重病,給病人心理和生理上都帶來了不良影響。”馮忻說。

套路3

名醫屢屢“被出診”

近年來,不少學科領域專家不幸成為虛假醫療信息“偏愛”的對象,中醫泰斗、名醫團頻頻出現在某些不知名醫院的官網上。男科、婦科、不孕不育、皮膚性病科是“被出診”問題的重災區。

據了解,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凌鋒、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等人,曾以個人身份聯合發起網絡曝光“名醫被出診”活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宮腔鏡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夏恩蘭即曾遭遇“被出診”。當網友在夏恩蘭個人實名認證的新浪微博上問其是否為“河南安陽九州醫院”的專家時,夏恩蘭在微博回復稱“從來沒去過河南安陽九州醫院”。

套路4

拉大旗扯虎皮自封“重點醫院”

“重點婦科醫院”“不孕不育科研基地”“計劃生育定點醫院”“官方指定醫院”……在廣州,不少醫院在其官方網站掛出這樣的頭銜。這種情況在其他城市也不鮮見。

針對這類宣傳語,記者致電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并沒有指定的重點醫院,也沒有認定某些醫院為專門的“重點婦科醫院”。

套路5

“山寨網站”迷惑上網搜索患者

最近,廣東省皮膚病醫院網絡技術人員監測到,一個域名為//www.ayjbfw.com的網站,竟然全盤復制廣東省皮膚病醫院官網首頁的內容,但點開二級網頁后,該網站卻指引患者前往廣州市另一家皮膚病專科醫院。

廣東省皮膚病醫院工作人員假扮成患者,給山寨網站打咨詢電話,問對方是不是廣東省皮膚病醫院,對方立即回答“是啊”。當“患者”提出要找某位專家時,對方謊稱“該專家今天不出診,我給你推薦另一位專家吧”。實際上,這位專家當天在廣東省皮膚病醫院正常出診。

醫院辦公室主任王成介紹,廣東省皮膚病醫院的專家資料此前也多次被不法醫療機構盜用,但整個官網被“克隆”還是頭一回,“這種行為給患者身心健康和省皮膚病醫院的社會聲譽都造成了惡劣影響”。

責編 羅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虛假醫療 5大黑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