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張凱:發電量下降對電企是比上網電價下調更嚴峻的困境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5 01:18:07

◎張凱

本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的決定。

根據2012年12月發布的《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而2015年初至今,按照發改委公布的中國電煤價格指數,全國5000大卡的電煤價格已經從2014年11月的422.22元/噸下降到2015年10月的331.14元/噸,下降了21.6%。

如果按照《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14》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耗煤量計算,每噸煤價下跌91元可為該行業每年降低成本近1730億元。這也是火電行業近兩年盈利頗豐的主要原因。

煤電企業的收益主要決定于上網電量和上網電價。如果按照去年的火電發電量粗略估算,電價下調將導致整個行業的年營業收入減少1000億元以上。

但更讓行業不安的是,煤電行業正在受到上網電價下調和發電量下降的雙重打擊。

根據國家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今年1~10月,全國火電發電量為34662億千瓦時,低于去年。但10月內地6兆瓦以上的火電裝機卻比2013年10月增長了12.7%。結果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了13.3%。這意味著每個電廠的上網電量在不斷減少。

而煤電行業的未來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問題。今年11月份發布的《中國煤電產能過剩與投資泡沫》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計劃在建的燃煤電廠如果在2020年前全部投產,可能會導致約2億千瓦的過剩裝機,同時會造成7000億元的投資損失,火電設備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將下降到3800小時。(編者注:上述項目計劃應該會適時調整,這里只是一種最極端的假設。)

該報告同時指出,在煤電已出現過剩苗頭的當下,之所以項目還在大規模擴張,背后的原因除了審批權下放外,低煤價高電價帶來的經濟驅動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業內普遍預期煤價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長期保持低價,這無疑為煤電企業鎖定了未來的低成本。

但中國經濟新常態帶來的用電量增速放緩和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上網電價市場化這兩個因素,有如煤電行業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而這也是有過前車之鑒的:美國和我國甘肅的煤電企業都曾因為類似原因而遭遇重創。

以美國為例,從二戰結束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美國經濟持續高速成長,電力需求年均增長約7%。1973年以后,中東產油國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國際原油價格大漲。美國的電力公司跟投資界普遍認為,這會使得許多原本使用石油作為能源的產業轉向用電,因此加速規劃興建發電廠。

但大型電站的規劃與興建非一朝一夕之功,石油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蕭條,用電需求下滑。電廠建了起來,卻沒有足夠需求來消耗這些電能,償還建廠所借的貸款也成了負擔。

這場美國發電業的泡沫化歷史,對電力產業的投資邏輯造成重大沖擊。在電力需求穩定成長的時代,所有電廠的產能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電廠的規劃強調規模經濟,以降低平均發電成本。

在發電業泡沫化之后,電力需求成長前景不明,如果貿然投資興建大型電站,建成之后因為需求不足產能無法充分利用,反而會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

甘肅省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困境。2014年11月,甘肅省發改委和工信委聯合發出通知,提出火電企業(不含自備電廠)原則上全電量納入直接交易,這相當于把火電企業完全推向市場。各大企業均表示一旦出現火電企業集體惡性壓價的情況,會主動在電價上讓利。然而困境終究無法避免,最后在激烈競爭中沒有拿到電量的電廠只能與鄰省接洽。預計全年利用小時僅為1400多小時。

這引發了甘肅省其他發電企業更強烈的危機感,也許會將此后的直購電競爭推向更激烈的局面。之所以出現“惡性壓價”,主要是因為甘肅省電力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嚴峻。

未來中國煤電行業無疑要面對用電量放緩和上網電價下調的雙重沖擊,但在短期企業經濟利益和長期行業有序發展的選擇之間,如果沒有一定的調控措施和規劃指引,煤電企業也許很難停下擴張的腳步。

(作者為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副經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