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4 01:10:3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2015年,一線城市的房價異常飆漲,“地王”盛宴也似乎成為這些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但成都樓市仍然波瀾不驚。盡管如此,各大房企仍然摩拳擦掌,尤其是大房企廝殺于土地市場,全力儲備糧草,同時使出渾身解數,積極跨界“互聯網+”,從產品營銷、社區O2O模式等發力。
隨著房地產業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房企戰略轉型并非一蹴而就,空喊幾句口號。從現實來看,更多房企仍將精力放在如何“去庫存”上,其戰略轉型不單是資金的重新配置,更是思維模式的新變革。當前,新的洗牌潮已上演,房企并購大戰正酣。
股權合作成新常態
今年6月,號稱萬科UP系經典作品的成都萬科城項目對外亮相,在外界期盼該項目落地之外,多數人并不清楚其背后的騰挪與運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開發萬科城的項目公司為成都泰新房地產,從其股權結構來看,吉寶置業和萬科分別持有其35%和55%的股權,剩余10%股權由四川德瑞集團參股。
吉寶置業方面介紹說,“憑借萬科對本地市場深入的了解和廣泛的網絡,以及吉寶在成都的良好業績,我們相信這個新的開發項目將吸引那些尋求地理位置優越、品質上乘的居所的購房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股權合作本質上符合萬科的股權合作操盤思路,但合作對象比之前更為豐富多元,按照成都萬科營銷部一位相關人士的說法,萬科希望扮演的是一個平臺角色,讓具有優質資源的企業都能在這個平臺上分享投資收益,互利共贏。
房企股權合作也蔓延至土地市場,一線樓市如此,成都也呈燎原之勢。一個典型現象是,披著“馬甲”豪擲巨資拿地者背后均大有來頭。
今年9月份,一家名為成都太行宏瑞的房地產企業在成都城西的百仁片區底價拿下兩個地塊,合計占地面積150余畝,但記者查詢發現該房企背后既有山西陽煤集團的背影,同時還有四川最大國企四川發展的影子。
從太行宏瑞地產的股權構成來看,陽煤集團旗下太行地產持有其51%的股權,四川宏仁實業持股49%,而后者背后隱藏著瑞銀方達、四川發展和首譽光控等產業資本或金融資本巨頭。
借“互聯網+”打營銷牌
去年,房企掀起一波觸網潮,被認為是房企互聯網元年。如今,房企“去庫存”壓力依然嚴峻,“互聯網+”被派上了用場,甚至比之前玩得更炫酷。
尤其是互聯網眾籌,作為一種“置業+理財”的商業投資模式,以較低參與門檻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去年,綠地468掀起了成都首輪地產眾籌潮,尤其是借助特殊時間點更能產生超預期的營銷效果。如今,這一營銷模式也延續至了萬達等房企巨頭。據了解,青羊萬達聯合第三方房產電商平臺推出眾籌精裝SOHO公寓,并承諾保底收益20%,參與門檻僅為500元。
青羊萬達相關營銷人士表示,6月18日,項目首批次商鋪面市,當日勁銷8.2億元,創下三年來成都樓市開盤記錄,而短短1個半月后,最紅投資品萬+公寓開盤當日狂銷550余套,一舉刷新成都公寓銷售歷史記錄,短短3個月共計銷售12.8億元,榮膺成都2015年樓市銷冠。
上述業績的取得與青羊萬達強推互聯網營銷密不可分,除了眾籌之外,青羊萬達還通過對接符合其客群定位的行業內外的各個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廣告精準投放。
除了青羊萬達之外,成都銀泰中心作為高端城市綜合體,尤其是今年3季度舉行亮燈儀式,其旗下高端住宅產品華悅府和華悅居人氣爆棚,消費者并非局限于四川乃至西南,甚至一線的投資客也不遠千里前來咨詢。
成都銀泰中心相關營銷負責人表示,隨著消費者群體接觸廣告的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在廣告投放上也采取了大調整。從銳理統計數據上來看,截至7月1日,成都銀泰中心在2015年上半年總計銷售額達7.6億元,成為備案均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的成都豪宅項目中賣得最好的項目。
近日,成都龍湖官方微信公眾號曝出一條“重金懸賞最風騷的成都人”公告,讓參與者圍繞“九里晴川”四字展開,隨意評論、編寫段子、詩詞、短句……只要內容有趣,積極健康,將答案發送至“成都龍湖”的官方微信,即可挑戰成都的文人騷客。
成都龍湖營銷部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微信營銷策略主要是為明年3月份新項目“龍湖九里晴川”亮相造勢,其案名本身比較文藝,加上龍湖本身具有的浪漫氣質,與成都深厚的文化和休閑浪漫氣質相吻合。
跨界構筑“護城河”
告別了樓市黃金十年,房地產業已進入白銀時代。從房地產開發鏈條來看,項目開發之初,由第三方規劃設計公司協助規劃設計產品,營銷環節由地產中介公司全權委托或部分委托。
在外人看來,“開發”似乎成了房地產行業最容易被替代的環節。從房企自身來看,這種自我危機感隨著當前樓市下行壓力加大,也越來越明顯。跨界轉型構筑“護城河”,成為絕大多數房企大佬們的不二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一致看好房地產項目售后的社區服務,并通過O2O模式進一步服務業主。
不過,問題的關鍵是房地產往下游延伸社區服務,其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門類,更多的房企將之視為一種借助“互聯網+”的智能化操作,意在省錢降成本,獲取更高的利潤率,但似乎并未關注到現代服務業的本質更在于人與人的直接交流與溝通,讓客戶有更優質高效的服務,這對其各種人力成本就是一個考驗。
記者注意到,目前成都房企更多的跨界仍是一種橫向跨界。目前,明宇集團正圍繞明宇商旅這個核心平臺加速全球性的酒店業并購潮,合作參與者還涉及眾信旅游等A股上市公司。
明宇集團董事長張建明透露,未來,明宇集團會進一步優化自身的資產組合,充分利用優質重資產的市場價值,逐步弱化地產投資開發業務,強化商務地產品牌輸出、酒店經營委托管理等業務,進行高價值的全球快速拓展,并加大在金融、現代農業、互聯網等高成長行業的投資。
藍潤集團作為四川本土房企中的后起之秀,據其官網之前對外發布的公司中高層招聘計劃公告來看,藍潤除了商業、酒店等中高層職位之外,還涉及影視、金融等產業的中高層招募計劃。
記者從藍潤集團官網進一步發現,其除了地產、能源化工與物流之外,還在加速構建金控平臺。據悉,藍潤金控近日剛在深圳前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50億元,法人代表為藍潤集團掌舵人戴學斌,唯一法人股東為怡君控股,但至今較為神秘。
綠地集團西南事業部成都公司總經理金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成都是綠地集團非常看重的全國核心布局城市,綠地通過整合全球化資源,明年將在成都地鐵施工及沿線開發、全球進出口食品中心平臺搭建等多個方面會有所發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