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3 01:10:5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記者 岳琦
在中民投溢價10倍入股之后,特變電工(600089,SH)子公司新特能源赴港上市再次引來明星投資者。
12月22日,新特能源為期5天的公開招股結束,招股價8.80港元至9.28港元,預計將于12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按2014年的多晶硅產量計算,新特能源排名全國第二,此輪超過12億港元的融資亦引發市場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特能源還引入知名富豪史玉柱作為基石投資者。“半路殺出”的史玉柱通過其全資子公司Union Sky參與投資2000萬美元。而此前擬參與新特能源上市前增資的晶龍科技則悄然退出。
雖然新特能源背后站著中民投、史玉柱、瓴睿投資等明星投資者,但看重企業基本面的香港市場顯得頗為冷靜。多家港股券商新股研究報告指出,新特能源的歷史市盈率遠高于行業龍頭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其“招股價值未見優勢”。對此,特變電工董秘辦工作人員稱,相關團隊在外路演,具體情況并不知情。
明星投資者云集
作為特變電工精心培育的光伏巨子,新特能源的赴港上市之路終于走到了關鍵時刻。12月17日至12月22日,新特能源公開招股,此次集資所得款項的12.39億港元(以發售價中間價每股9.04港元計算) 大部分,將繼續為自建自營新能源電站的計劃“輸血”。
新特能源披露,公司還引入瓴睿一帶一路投資公司、鑰石集團、新疆能源投資及Union Sky為基石投資者,涉及資金9000萬美元,約占發行規模的50%。
新特能源的基石投資者都頗有來頭。瓴睿一帶一路投資公司還曾參與青島銀行的H股IPO,其為知名互聯網借貸平臺Lending Club(NYSE:LC)聯合創始人蘇海德與Strategic Global的合營公司。
此輪引入的投資者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可謂“半路殺入”的Union Sky,其并未出現在今年7月新特能源披露的首次發售文件中。Union Sky實際控制人史玉柱是知名富豪和商界領袖,擔任巨人網絡的董事會主席,同時也是中國民生銀行、中民投的股東。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新特能源就宣布完成上市前融資,擬引入中民投旗下中民國際、瓴睿投資、廣發能源及晶龍科技等4家投資者,共同對新特能源增資14億元。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發售文件中,晶龍科技并未出現在發售投資者名單之中。據此前特變電工披露,晶龍科技與其新特能源同處光伏行業,但其去年利潤總額為虧損1847.57萬元。對于晶龍科技退出的原因,上述特變電工工作人員稱,晶龍科技作為公司合作伙伴,對公司肯定是看好的,其退出可能是因為外幣投資的條件限制,
市盈率高于同行
雖然新特能源的投資者中不乏境內資本市場的明星,但香港市場對其新股發行的分析仍十分冷靜。
公司招股數據顯示,2014年,新特能源的多晶硅設計產能為15000.0噸,產量為17504.9噸,兩者均為全國第二。按其招股價8.80港元至9.28港元,新特能源的歷史市盈率約為13.8至14.6倍,市賬率則約1.07至1.12倍。
“考慮到其較少的市占率及營運規模,新持能源的定價相信是偏高。”東亞證券的分析認為,國內多晶硅及硅片的龍頭企業保利協鑫能源的歷史市盈率約9.83倍、市賬率約1.04倍。倘若新特能源以下限定價,其13.0倍的市盈率仍會比最相近的同業保利協鑫能源的10.8 倍高。
2013年底,新特能源開始密集上馬光伏電站和風電場項目,以期消化其新能源設備制造的產能。作為全國排名第一的光伏項目承包商,新特能源開始斥巨資打造自建自營光伏及風力發電項目。此次新股發售融資中的65%都將用作建設及經營公司的BOO(Building-Owning-Operation建設、擁有、運營)項目。
有機構分析稱,新特能源面臨國內外大型綜合光伏產品制造商及其他多晶硅制造商的競爭,而部分對手有較強財務、技術及制造實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