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30 23:56:28
《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利用5年時間,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實現石墨烯材料標準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建立若干具有石墨烯特色的創新平臺,掌握一批核心應用技術,在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石墨烯在一般人看來還很陌生。但是如果說到它在光、電、熱、力等方面的應用潛力,說到該項技術讓兩名英國科學家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再說到近日石墨烯概念股領漲股市、多只相關個股漲停,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它感興趣。
11月30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旨在引導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助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帶動材料產業升級換代。
黑龍江省石墨行業協會秘書長陳育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首個部委層面下發的促進石墨烯產業發展的專門意見。可見這個產業未來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但正如上述《意見》指出,受石墨烯材料生產技術成熟度不高、產業化應用路徑長等因素制約,我國石墨烯材料批量化生產和應用尚未完全實現。對此,該《意見》提出推進石墨烯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創新、推進產業化應用示范和拓展應用領域等要求。
充電8分鐘行駛1000公里還不現實
具有高導電性、高韌度、高強度等特點的石墨烯近年來頗受業界追捧。11月30日,樂通股份、方大炭素、東旭光電、寶泰隆、中國寶安、華麗家族、維科精華、悅達投資等相關概念股相繼漲停。
陳育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石墨烯的應用前景是很光明的,特別是新能源電池方面,未來會廣泛使用。”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15年將成為中國石墨烯產業爆發的元年。他預計,伴隨著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今年石墨烯鋰電池產品的商業化應用將在中國帶動100億元的產業鏈。
石墨烯材料的應用前景也引起有關部門重視。《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在石墨烯等戰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據悉,正在編制的新材料行業“十三五”規劃也將石墨烯列為重點發展對象。
但是,正如此次三部委聯合下發的《意見》提及,我國石墨烯材料批量化生產和應用尚未完全實現,還存在技術轉化能力弱、工裝控制精度低、質量性能波動大、生產成本比較高、標準化建設滯后、商業應用領域窄等問題。
陳育群告訴記者,雖然當前石墨烯受追捧,但多數企業是在炒概念,真正能落地的產業不是很多。
“比如石墨烯蓄電池,有的人鼓吹說能夠讓新能源車充電8分鐘,行駛1000公里,但就目前來看還是‘天方夜譚’。在我看來,如果充電半小時,行駛500公里,都可以投產獲利,但是目前連這個水平都還不能達到。”陳育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到2020年形成完善石墨烯產業體系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周長益曾表示,面對石墨烯生產和應用存在的技術轉化能力弱、商業應用領域窄等問題,工信部將以市場開發遇到的問題為導向,幫助企業構建完善產業鏈,提升石墨烯產品的綜合性能,努力把石墨烯打造成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先導產業。
此次《意見》也提出,當前,我國石墨烯材料正處于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時期,亟待以市場開發遇到的突出問題為導向,以終端產品需求為牽引,采取“一條龍”模式構建完善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配制創新鏈、集聚創新要素,強化上下游協同創新。
陳育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作為部委層面首份促進行業發展的專門文件,能夠通過政策引導,吸引更多產學研和資本關注,有助于激發行業活力。”
《意見》提出,將引導石墨烯材料生產企業聯合下游用戶、相關科研院所,圍繞石墨烯產品生產和性能評價,建立合作開發機制。并將重點發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儲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膠、熱工產品以及用于環境治理及醫療領域功能材料的生產應用技術,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傳感器、觸控器件、電子元器件等產品的制備技術。
在陳育群看來,只有產品應用方面的技術突破了,石墨烯才能發揮其用武之地,目前樂觀地看,最少也需要3年時間才能研發出來。
《意見》提出,利用5年時間,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實現石墨烯材料標準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建立若干具有石墨烯特色的創新平臺,掌握一批核心應用技術,在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石墨烯企業,建成以石墨烯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