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30 01:36:34
身居前沿 現場保障的“頂梁柱”
在張佳亮26年工作歷程中,有22年馳騁在首都機場航班現場,讓人欽佩的是她一直擔任著航班現場的重要角色。曾擔任過東航武漢公司北京機場站站長、北京分公司離港部經理。崗位在變,但有兩個顯著特征始終如一:一是始終沒有離開航班現場;二是始終是航班前沿的“頂梁柱”。
長期身居首都機場航班現場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不僅要長期面對夏季酷暑烈日,冬季刺骨寒風,而更多的是來自航班運行和旅客服務保障過程中需要協調解決的眾多難題和處置所帶來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北京首都機場的重大保障多、保障任務重,經常遇到特殊或突發情況處置。據2014年數據統計,東航在京保障的重要專包機航班就達20余架次,重要飛行任務達330多班。而這些保障幾乎都是她親自協調指揮所經歷的。
作為現場保障前沿的負責人,需要長期經受各種嚴峻的考驗,頭上的“緊箍咒”始終不能放松。談起這點,佳亮的答復卻很坦然,她樸實地說:“習慣了,現場就是戰場”。
雷厲風行 航班保障的“女指揮”
由于北京分公司地處北京特殊地理位置,客流量大,服務保障壓力大,各項工作都是“零容忍”需要具有快速決斷、臨亂不驚、果斷處置的能力。
說到這點,讓大家不免想起2008年7月4日北京奧運保障的一天。那天下午17:00左右,突如其來的一場滂沱雷電暴雨襲擊著北京,致使首都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取消,造成數千名旅客滯留機場。這場雷雨也使機場與市區之間的交通陷入了半癱瘓狀態,部分路段積水達150mm,所有航班進出港陷入停頓狀態。那天,她剛下班到家,還顧不上吃晚飯,接到通知后就立即開車趕往機場。在前往機場的途中,因誤入積水達1米多深的路段造成發動機損毀熄火。在她下車開門的一瞬間,積水涌進車內,她的下半身完全淹沒水中。在兄弟航空公司員工的幫助下,她從齊腰的深水中出來,她毅然放棄車輛,徒步進場,參與到當天的航班保障中。
那次雷雨保障十分成功,既保障了航班和旅客,得到了民航華北局領導的高度評價,又為公司節省了數十萬元的延誤開支。凌晨三點多航班保障結束后,張佳亮返回車被淹的現場時,車因電腦控制系統進水全部損毀,需要大修,維修費高達3萬余元。
敢于擔當 東航現場的“定心丸”
在北京首都機場,張佳亮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只要涉及東航的重大保障的具體事宜,基本都要與她溝通協調,她的責任心很強。
每次在重大航班保障現場,小到保障人員的吃喝,大到飛機的編排套飛,機位的調整,她都會安排得井井有條,看上去順暢平穩的運行包含著她很多的心血。每個重要運輸航班她都會準備詳細的保障方案,每套方案從人員到飛機,從保障到服務,事無巨細,時間、地點、保障人數無一不進行詳盡標注,不打無把握之仗是她歷來的原則。
就在近期,她又經歷了“抗戰勝利70年閱兵活動”的運行保障的考驗,這次重要運行保障任務要求高、時間長、各類重要航班疊加。她提前與民航局、外聯部、首都機場運管委等相關單位反復溝通、聯絡、商榷,確定了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方案,為后續現場保障打下堅實的基礎。
9月3日,根據上級凈空要求,她六點多鐘就坐在了運管委的指揮大廳;9月4日,為確保各國領導人準時離京,四點多鐘就來到了專機現場,完成了三個重要航班同時出港的主機的交接、航前準備、備機位置的選擇、拖曳的情況、航油、餐食配備、機組保障等協調保障任務的落實;9月5日為保障50多個抗戰老兵離京前往昆明,她不到六點就又出現在候機樓航班現場。由此,她也被首都機場的同行戲稱為“東航現場的定心丸”。
百戰不倦 勇挑重擔的“女漢子”
她就是這樣一個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的“女漢子”。她不僅具有男同志的堅毅、擔當,又具有女人的細膩和嚴謹。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點她都要檢查落實。
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底,按照公司統一部署,分公司先后承運了6次4批赴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的重要包機任務,簡稱“援非包機”保障。這項任務十分艱巨,不僅執行時間長,任務重,而且協調難度大,需要與總部專機辦、軍方、首都機場局方、運管委和空地各保障單位加強溝通協調。
特別是今年3月份,分公司負責第四批醫療隊“援非包機”進出港保障,“援非包機”航班抵離京起降時間均在凌晨兩點左右。她的屬下儲智慧曾這樣回顧保障方案確定后她與張經理的一段對話:“有了任務方案,執行時我們就不用上前線了吧?”張經理很認真地說:“做事要有始有終,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就要認認真真,保質保量地完成。”由此可見,她有很強的崗位責任心和擔當意識。
尊老典范 雙肩挑的“賢內助”
生活中的張佳亮是一個十分孝敬長輩的人。家里四位老人,有三位都身體不好,特別是她的公公婆婆更是長年臥病在床,她的生活狀態與一般人不一樣,經常是白天上班,夜晚去醫院陪床。正如她的直接領導杜鵬所言:“張佳亮十分不容易,孩子面臨高考,老人都有病,一個人承擔著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
面對生活,她仍然十分樂觀。常說,她有一個懂事的女兒、恩愛的老公、和睦的家庭,這令她十分滿足。與她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胡玲曾說:“她工作特別敬業,每年的年休假基本都廢了,由于她長期照顧兩家老人和孩子,她與別的女同志不一樣,不愛逛街,穿著也不講究。”其實,對這點她有許多苦衷,她是這樣評價自己:“不是不愛逛街,是真的沒時間。”
照顧老人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她的公公婆婆已經臥病在床六年了。說起這點,佳亮很羨慕別人偶爾有偷懶睡個懶覺的時候,而她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項福利了。她常說:“人心換人心,老人為支持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奉獻了一輩子,年老了就需要我們伺候一下,盡力是應該的。”她的多年照顧老人的事跡,在她所住的順義社區傳為佳話,2013年,她的家庭也獲得政府頒發的“北京市孝老愛親家庭”榮譽稱號。
對于工作和家庭,她放棄了自己的一切。
2015年是她女兒面臨高考的關鍵一年,但雷雨季來得比較早,持續時間也長。她的同事郝元禎回憶:有一次,首都機場持續雷雨三天,她在機場運管委的值班席位上堅守了一天。看見她雙眼布滿血絲,聽見她嗓音沙啞,我猜她度過了一個辛苦的不眠夜。于是我說:“張姐我來了,您可以回家補個覺了”。她笑笑說:“睡不了,手上還幾個重要的正常性指標要與總部商討。下班還得給女兒做點好吃的,補補營養,高考快到了,我得讓女兒吃個舒心飯!”
她就是這樣一個沖鋒在前、百戰不倦的“女漢子”。在她心里,重要航班、涉外包機、各方代表、橋位安排、保障人數、物資數量、代理方協調、備機到位……等等都是她的重要指令,一旦有指令下達,她就會運籌帷幄,展開新一輪的戰斗。每當旭日東升,一架架東航銀燕整裝待發,那是她心里是最滿足的時候。
首都機場運管委的領導給予她很高的評價,稱她是“女漢子”、“無名英雄”。她長期身居航班現場前沿,出色地完成一個又一個重大保障,也獲得武漢公司、首都機場、東航、民航局等頒發的多項榮譽稱號。面對眾多榮譽,她總是平淡地說:我的這些事情沒什么可說的,工作不就是要認真干么!
追問她的人生感悟時,她說:“對于一個熱愛生活和工作的人來說,每天能工作著,并且感受著來自工作的樂趣是我的人生享受。”她不愧是東航北京現場保障的巾幗女杰。 (文/范瑾 圖/范瑾、儲智慧)張佳亮:東航運行控制中心北京現場運行指揮分部經理
感言: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與毅力
榮譽史:曾榮獲“武漢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東航十佳員工”、“湖北省三八紅旗手”及“十行百佳女能手”、中國民航“巾幗建功立業標兵”、“首都機場航班保障先進個人”、“奧運保障先進個人”、“東航世博之星”、“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她的家庭被評為“北京市孝老愛親家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