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康思遠:寶馬在中國的未來會更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6 01:59:15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豪華車市場增速也回歸理性。不過康思遠表示:“這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整個中國經濟處于新常態將帶來更加穩定的增長,寶馬也將在接下來保持個位數的增長。”

在康思遠看來,在中國汽車市場增幅放緩的背景下,保持穩定、可持續發展才是關鍵。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非常好的產品規劃”。本屆廣州車展則是寶馬集團應對中國豪華車市場潛在市場需求,設計研發產品、深入踐行本土化戰略的重要體現。

為了迎合中國新能源市場高速發展態勢,體現寶馬集團可持續發展理念的BMW X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正式登場;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豪華車個性化需求,擁有耀世之美的新BMW 6系也正式和消費者見面;首次登陸廣州車展的全新BMW 7系,則充分體現了寶馬的科技之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應對“85后”甚至“90后”這一新生代消費人群的需求,寶馬集團在本屆廣州車展上,全球首發BMW城市新概念轎車,這款代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現代生活方式的緊湊級車型,必將引領豪華車年輕、時尚的設計新風潮。

在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規劃的同時,“我們還要實現與經銷商一起實現轉型”,康思遠表示,這是寶馬集團在華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著力點。

加速產品布局 挖潛中國市場

“面對‘新常態’的中國汽車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這是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上任之后的鄭重承諾,也是寶馬集團迎接挑戰,轉變發展模式的重要信號。

寶馬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準備首先是建立在對市場發展態勢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康思遠表示:“中國豪華車市場不可能像4到5年前那樣保持30%到50%的高速增長,未來豪華車市場會隨著中國GDP的發展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寶馬也將在接下來保持個位數的增長。”

在此基礎之上,寶馬憑借踐行本土化策略多年的經驗,敏銳洞察中國市場發展態勢,深入發掘中國市場發展潛力,一系列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將應勢而生。本屆廣州車展則是寶馬集團本土化策略進一步深化的具體表現。

在本屆廣州車展上,緊湊級四門轎車——BMW城市新概念轎車全球首發。“這是一款純正的BMW,代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現代生活方式。它展現出我們對未來客戶需求的持續關注和我們將用真正的創新來滿足客戶需求的承諾。”康思遠表示。

不僅如此,“未來兩到三年會陸續帶來三款新的國產車型,大家很快就會見到。”康思遠補充道。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三款國產車型中,兩款均為緊湊級車型,而此類車型正是當下豪華車年輕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在目前節能環保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逆勢飛漲的背景下,“BMW X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正式發布。”康思遠表示。這是繼i3、i8、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市之后,寶馬集團發布的另一款新能源車型。這款車型的上市不僅是寶馬集團繼續鞏固我國新能源市場領跑車地位的重要舉措,也是該集團踐行一個企業公民責任的突出表現。

此外,隨著我國消費者購車理念日趨成熟,個性化需求日漸提升的趨勢,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寶馬還帶來全新7系個性化定制版本、新BMW 6系以及新M3等個性化、高性能產品。正如康思遠先生所說,“個性化正成為豪華的新維度。”

推進經銷商轉型 培育利潤新增長點

未來寶馬集團在華踐行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要推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繼續推行產品本土化策略,而且和經銷商建立相互信賴的合作關系,實現與經銷商共同轉型也至關重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增幅回落,汽車經銷商正面臨利潤挑戰,僅僅靠售車這一單一模式掙錢已經不再現實。然而,如何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又尤為重要。

康思遠認為:“經銷商是我們接觸客戶的最前沿,在賣車的過程中,他們是激發客戶的熱情,讓客戶喜愛我們的產品的關鍵。”

因此,康思遠從一上任就開始利用一切機會接觸經銷商,了解經銷商對產品的真實需求,和經銷商一起探討轉型之道。

康思遠認為:“過去更多經銷商習慣于通過賣新車盈利,現在我們會幫助他們去發展售后服務、二手車市場、大客戶、汽車租賃等業務,尋找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寶馬作為一個百年豪華品牌,也開始用創新的思維變革傳統渠道建設模式,為經銷商減負。

據康思遠透露:“在建立新經銷商的時候,我們也在盡可能控制建店成本,同時我們還在不斷幫助經銷商優化現金流管理,優化管理流程,總之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幫助經銷商成功轉型。”

因為康思遠深知,僅僅給予經銷商補貼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幫助經銷商樹立對寶馬集團品牌和產品的信心,逐步實現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轉型,這才是寶馬集團以及經銷商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