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1-24 14:11:20
目前我國很多主題公園面臨同質化、缺乏市場調研、經營管理薄弱等問題,上海迪士尼樂園會為業態發展創造新趨勢還是重蹈覆轍?
每經編輯|蔡雅蕓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據說2016年春季,上海迪士尼樂園就要正式開園了!
這是真的嗎?邦爺注意到,10月12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官網就發布過一則招聘啟事,上面顯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即將舉行系列大型社會招聘活動,為度假區2016年的盛大開幕做準備。”
另外,11月12日上海11號線迪士尼段也進入了調試演練階段,相信明年春季,上海迎來內地第一、全球第六個迪士尼樂園。
其實,早在迪士尼樂園只是可能會落地上海的時候,度假區就已經炒翻天,以后的每一個階段也都伴隨著各種猜想。但無論是迪士尼所在地川沙板塊的房價“漲停接暴漲”,還是前兩日大漲的迪士尼概念股,它在炒作的同時,也展現著上海迪士尼樂園撬動經濟的巨大能量。
但是迪士尼本身呢?
放眼全球范圍的迪士尼樂園,賺錢能力參差不齊。除了美國本土的洛杉磯迪士尼樂園和奧蘭多迪士尼樂園經營正常,三家海外迪士尼中,只有日本持續盈利,巴黎迪士尼開業17年只有2年賺了一點點,其它時候年年虧損,香港迪士尼更是只賺人氣不賺錢。
而國內的主題公園現狀也不明朗。
據統計,目前國內主題公園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經營業績的主題公園只占比10%,有70%的主題公園虧損,20%持平。近10年,中國涌現了大批主題公園,但目前已倒閉的樂園占比約80%,造成國內旅游業的經濟損失高達3000億元。
與普通公園不同,主題樂園往往具有更強烈的主題特色,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但也由此主題公園的資金需求量和土地需求面積都很大。
比如,成都國色天鄉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占地40多萬平方米。深圳歡樂谷投入資金10億,總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蘇州樂園投資6億元,占地54萬平方米...

也正是因為前期投入巨大,俗話說“船大難調頭”,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目前我國很多主題公園同質化、缺乏市場調研、經營管理薄弱、市場推廣和服務落后、后期維護更新意識差等問題顯著,而樂園本身又沒有足夠財力和能力調轉馬頭,跟上市場,最后結果只能是閉園。
相比而言,迪士尼樂園有其強大的品牌效應,成熟的盈利模式。但其整體的運營狀況,以及更普遍的“游樂園”業態在國內并不亮眼的發展現狀,都給上海迪士尼的運營提著醒,因為稍不留意,即使是迪士尼,也可能會被遺忘。就像這些一代人的“少年記憶”一樣...
1北京游樂園

1987年開業的北京游樂園,是很多北京人兒時的記憶所在。還記得開業初期的北京游樂園不是現在的通票制,而是門票成人0.5元、兒童0.3元。
但到1995年,北京地區其他游樂場的沖擊,北京游樂園的客流量已經從1988年的134萬降到85萬。
2010年6月17日,運行了20多年的北京游樂園因為合同到期,正式停業。但往后的四年它卻一直處于“空窗期”,據稱是北京游樂園還在等待招商和整體開發。
2014年,這個屬于“80后”北京孩子的童年記憶,終于有了動靜,公園中已經開建變電站,圍擋也進行了重新粉刷,似乎正在進行改造升級。
2上海美國夢幻樂園

這個樂園于1996年建成開業,位于嘉定黃渡鎮。在開業五年后就因經營不善而停業。曾經的樂園,被用于保障房建設。
3上海環球樂園

環球樂園位于嘉定南翔鎮,1996年開業,最大的特點是按1:1的比例,復制了世界各地的著名景點。但樂園運營僅4年就停業了,園區舊址也改建為“菁英湖風情公園”,周邊環繞著華潤中央公園、路勁翡麗灣、朗詩綠色街區、中建溪岸瀾庭等一批商品房項目。
4上海福祿貝爾科幻樂園

坐落于淀山湖的吳江一側,主要題材是科幻,在當時頗為新潮。但也僅營業兩年便關門停業。
5上海酷貝拉爾兒童樂園

這是由上海市徐匯區與湖南酷貝拉合作的國企參股、民企控股的兒童主題樂園,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但在2011年8月開業后的第二年,酷貝拉就陷入了經營困境,工作人員比游客還多。2013年8月,樂園進入破產程序,游樂設施作為資產被拍賣。
6溫州龍山公園游樂園

2015年5月1日,這家游樂園正式營業的第一天,就已經關閉。原因是這個溫州平陽縣唯一一個樂園公園,在開業的第一天就出了安全事故。
7廣州中山長江樂園

樂園位于長江水庫壩堤下,曾是中山市著名的游樂園。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游樂園,后來因為器械老化和缺乏游客關閉。而現在,游樂園內是一片空地,一座古城堡式的門樓是那個年代人僅存的記憶。
8成都世界樂園

在運營了10年后,投資3.4億的世界樂園在2003年5月5日正式關門停業。由于債務的原因,世界樂園先后被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廣安等地的法院強行拍賣土地463畝(世界樂園總共才469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