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5-11-23 17:17:11
“現在原始股賣得很火,等到明年三月公司在新三板掛牌,立馬就是6至8倍的收益。”一位兜售山東某公司“原始股”的線上銷售人員說。
冒充A股上市公司
利用“股權眾籌”詐騙錢財
根據證券法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
記者調查發現,有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例如在多地發生的“原始股”騙局中,均有不法分子宣稱自己是“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掛牌企業,有明確的上市代碼。但事實上,這家股權交易中心只是一個地方機構,不法分子利用其名稱易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相混淆,蒙騙消費者。
“受騙后才知道,上海股交中心僅是地方機構,企業在這個中心掛牌的門檻很低,跟A股市場根本沒有關系。”因投資所謂“原始股”遭遇虧損的河南籍受害者王先生說。
據警方查明,還有一些“三無”企業沒有任何實際項目,沒有經營資產,更沒有申請上市,卻自稱“馬上要上市”需要融資。
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一度號稱將在全國100個縣級以上城市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中國證監會及全國股權系統發布的擬上市預披露名單均顯示,該企業從未提交過任何上市申請,截至案發,其騙取的數億元資金也沒有用來興建一座污水處理廠。
記者調查還發現,一些企業以證券投資為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股權眾籌”等名義詐騙群眾錢財。
據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查明,南京一家名為“蝦米電子科技”的公司就聲稱2016年“很快將在新三板上市”,需要通過股權投資融資:任何投資者購買公司至少5萬元的股權,就能夠成為“上市公司的創業股東”。經法院認定,該公司的這一經營模式構成傳銷,其兜售假股票的違法所得均被沒收。
辦案人員表示,上述假股票騙局都利用了投資者對A股“打新”高收益的慣性思維。“事實上,在境外資本市場乃至國內新三板市場,新股均出現過跌破發行價或無交易量的現象,投資價值上有天壤之別。”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