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9 00:56:02
滬指站上3600點后,似乎遇到了一座難以逾越的山峰,曾有過沖擊3700點的動作,但無功而返。那么,大盤在當前位置,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市場面臨的壓力究竟從何而來?
我認為,主要存在三重壓力:首先,18日的文章中已經提及,新股發行帶來的壓力仍在持續影響市場。這種壓力從證監會宣布IPO即將重啟時就已隨著新股預披露密集出爐及新股申購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征求意見而加重,這種壓力還將繼續存在。新股開閘可能已經很近了,或許到新股正式申購之后壓力會有所減輕;其次,前期領漲板塊獲利回吐壓力顯現。前期行情中,次新股算是領漲板塊之一,不少個股的股價創出年內新高,但昨日這些強勢股普遍回調,跌停個股數量明顯增加。加上券商板塊周三大跌,前期炒作資金撤退跡象明顯。我認為,強勢股調整壓力已襲來,后市只有等待新熱點涌現才能化解。畢竟撤退出來的資金也不會輕易閑置,這些資金也在隨時尋找新的熱點;最后這一點容易讓人忽視,那就是美元走強。這一波美元指數上漲行情非常強勁,很有可能再次沖擊100點關口。美元如果持續走強,對于資金流動的影響將非常明顯,這一因素或許更受基金經理們關注,其影響力不亞于新股發行。
上述重重壓力同時存在,制約了本輪反彈行情進一步向上的空間。但這些壓力并非無法化解,起碼現在來看,大盤指數形態并未徹底走壞,未來究竟如何選擇操作策略,仍需進一步觀察。(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