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8 00:54: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一鳴
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20.20元)高層迎來最新人事變動。
11月17日午間,中信證券披露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東明因年齡原因,提出將不再參加中信證券第六屆董事會的董事候選人提名;此外,公司接到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的通知,擬提名張佑君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張佑君在獲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選舉通過并正式出任公司董事后,擬參加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的選舉(同期辦理監管報批等相關手續)。
曾主導多起重要并購
中信證券在17日上午的黨委會上宣布,原中信證券黨委書記王東明將退休。據當日午間公告披露,王東明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長的相關職責,直至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董事會成員。
事實上,出生于1951年、現年64歲的王東明已是超齡服役,亦為中信證券創立發展至今的主要功臣。王東明自1995年中信證券成立時便加入公司,并于1999年9月26日獲委任為公司董事。直至2002年上市后,王東明一直擔任中信證券董事長,至今已有13載。
在進入中信之前,王東明曾有多家機構任職經驗。他于1987年至1992年期間任職于加拿大豐業銀行證券公司,負責投資銀行業務;1992年至1993年期間任華夏證券國際部總經理,負責國際業務;1993年至1995年期間則任南方證券副總經理,負責投資銀行業務等。
證券業內人士對王東明的評價多為“快人快語”、“雷厲風行”。在2014年5月,他因批工商銀行而自罰近百萬元;也曾在今年7月A股遭遇大幅調整時,公開宣稱“救市場就是救自己”。
在執掌中信證券期間,王東明主導了多起重要并購:如在2005年8月,中信證券出資60%與建銀投資共同設立中信建投,中信建投以受讓原華夏證券的全部證券業務及相關資產為基礎進行經營。同年11月,中信證券收購金通證券,并代金通證券支付7.81億元的債務。2013年,王東明帶領中信證券以12.52億美元收購里昂證券100%股權,轟動一時。
多名管理層被調查
王東明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中信證券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版的高盛”。但今年夏天,這家中國最大的券商遭遇了成立20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原本是今年A股“救市主力”的中信證券,成為本輪金融反腐的“重災區”。此前,中信證券內部最高經營管理機構執行委員會的8名成員中,已經有4人被要求協助調查,其中3人被公關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或接受調查;有8名業務骨干被要求協助調查,其中4名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或接受調查;總經理程博明是本次被調查的中信證券最高層人物。
這或許也令中信證券綢繆多年的國際化轉型受到影響。繼里昂證券之后,中信證券今年夏天原計劃以18億美元的價格從倫敦股票交易所手中購買羅素投資,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國際布局,但該收購計劃卻以失敗告終。
眼下,中信證券管理層“窩案”爆發,后續將對公司產生何種影響、未來能否重啟國際化之路尚不得而知。對于或將接任董事長之位的張佑君來說,如何在調整期中實現平穩過渡,外界頗為關注。
簡歷顯示,現年50歲的張佑君,為中信證券“老人”。自中信1995年成立時張佑君加入該公司,曾任公司交易部總經理、公司襄理、副總經理,并于1999年9月至2012年6月獲委任公司董事,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任公司總經理;1998年8月至2001年12月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先后任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2011年12月至今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2015年10月至今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佑君于1987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經濟學學士學位,并于1990年獲中央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
王東明,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
1977年8月,國家旅游局任翻譯;
1980年11月,就讀于美國喬治城大學;
1984年7月,任北京華遠經濟建設公司副總經理;
1987年7月,任加拿大楓葉銀行證券公司部門副經理;
1992年10月,任華夏證券公司部門總經理;
1993年8月,任南方證券公司副總裁;
1995年10月,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2年5月,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8月任中國中信集團分公司協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