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6 21:05:30
有市場人士向記者透露,中華聯合控股正在謀求引進戰略投資者,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可能會退出。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俊玲
每經記者 黃俊玲
今年9月底,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財險)兩筆合計價值近20億元的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掛牌轉讓,由于涉及金額較大,一度引起媒體廣泛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時獲悉,此舉或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有關。
近日,記者留意到,上述股權在延期掛牌轉讓未果后,近日再度在北交所掛牌。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大股東中華聯合控股擬轉讓的10億股,此次被拆分成了三筆股權。此外,兩個出讓股東對受讓方的要求也降低了,原來是要求意向受讓方為保險機構,此次掛牌則不再作此要求。
與此同時,有市場人士向記者透露,中華聯合控股正在謀求引進戰略投資者,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保險保障基金)可能會退出。
交易價格未變
資料顯示,中華聯合財險最早成立于1986年,公司前身為國家財政部、農業部拔專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成立的新疆兵團保險公司,2002年更名為中華聯合財險,2004年實行“一改三”整體改制,成立中華聯合控股,下設中華聯合財險和中華聯合人壽,并在2010年將總部從新疆遷至北京。以保費而言,中華聯合財險目前排在財險公司第五位。
9月25日,中華聯合財險的兩筆股權在北交所公開掛牌轉讓,即:中華聯合控股擬減持10億股,掛牌價為17.1億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投資有限公司擬減持1.4億股,掛牌價為2.394億元。兩筆股權合計作價19.494億元,占中華聯合財險股本的7.78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上述股權轉讓在經歷延期轉讓未果后,又于11月12日~13日再度在北交所掛牌,總轉讓價格仍為19.494億元。
受讓要求明顯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一次掛牌轉讓不同的是,中華聯合控股擬減持的10億股此次被拆分成了三份,即兩筆3.5億股,一筆3億股,每股作價還是1.71元。
對此,某接近北交所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這幾筆股權實際上是之前的股權轉讓項目進行了拆分,如果有意向購買方,可以受讓其中一筆,也可以受讓其中幾筆。上述人士還透露,此外,更為關鍵的是股權轉讓條件發生了變化,不再要求受讓方為保險公司。
資料顯示,在9月份中華聯合財險的股權轉讓要求中有明確規定,“意向受讓方應為中國境內、境外保險公司,境內意向受讓方應在中國保險業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境外意向受讓方在業務開展國家或地區的保險業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愿意為中華聯合財險提供先進技術、智力、經驗、創新等方面的支持,作為長期投資者持有中華聯合財險股份,自愿承諾在受讓后五年內不轉讓標的。”此外,兩個轉讓股東還要求意向受讓方最近一年經審計的總資產應不低于人民幣1000億元(或等值外幣)、最近一年審計凈資產應不低于人民幣300億元(或等值外幣),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持續盈利且平均年度盈利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或等值外幣)等。
不過此次掛牌,中華聯合控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投資有限公司并沒有要求受讓方是保險機構,同時也沒有對其總資產設定標準,只是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當符合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監管規則規定和監管要求,并自行對照自身資格條件進行核查。”同時,本次產權轉讓不接受聯合受讓方式,亦不得采取委托、信托或者聯合的方式舉牌。
保險保障基金或退出中華聯合控股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有市場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這是中華聯合財險在引入戰略投資者。與此同時,中華聯合控股也在引入戰略投資者,而其第二大股東保險保障基金可能會退出。另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也表示,保險保障基金是準備退出,目前正在走相關程序。
資料顯示,保險保障基金與中華聯合結緣始于2010年。2010年4月,保險保障基金接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及兵團其他股東單位委托,管理其持有的中華聯合控股股份,代行相應的股東權利。2012年3月,保險保障基金向中華聯合控股注資60億元,并加快推進其市場化重組。同年9月,中華聯合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注資78.1億元,妥善解決了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保障基金主要是保險行業市場化處置風險的一個平臺,不可能長期持股一家公司,其當初參與對中華聯合控股的風險處置工作,旨在使其擺脫經營困境,有效遏制可能產生的行業風險。如今,保險保障基金擇機退出是應有之義。
對于中華聯合財險股權轉讓及引入戰略投資者一事,中華聯合財險方面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不清楚,要問控股公司。中華聯合控股相關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不清楚中華聯合財險股權轉讓一事。對于引入戰略投資者一事,控股公司有專門人員負責,對保險保障基金退出一事則不清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