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3 01:20:07
今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展開了國事訪問,和英國元首一道為中英關系開啟了“黃金時代”,也使得中英雙方金融合作的含金量大幅提升。中英金融互聯的成功嘗試,對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會議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啟迪意義。
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代表,信和財富將參與探討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與創新,以及未來與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
創新融資模式
近年來全球貿易增速明顯放緩,有觀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將為重振全球貿易帶來新思路。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歐合作過程中產生的新契機和金融在推動亞歐產能合作中的作用等話題進行探討。
在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產能合作方面,融資渠道的創新至關重要。互聯網金融作為新興融資創新模式,以提供信息匹配并累積交易數據的網絡平臺為基礎,具備新興平臺經濟學中所描述的平臺特點。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利用網絡平臺向互聯網領域拓展并逐步改變現有業務模式,而互聯網企業則通過自建融資平臺改革了風控機制,發展了不同的融資形式。從創新角度看,后者更能從不同方面體現互聯網金融高效、普惠、金融脫媒及風險多樣化的特性。
信和財富副總裁馬郢認為,保證投資人資金的安全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首要責任。安全合規的風控流程應包含從風險評估到授信規劃、額度機制、借后管理、催收策略等一整套嚴密、完整、科學的管理體系。在每一筆資金出借之前,機構專業的風險審核團隊應對借款人進行100%實地考察和面對面的信用審核,同時還要構建與互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相結合的完備、穩健的征信體系。
“此外,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同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等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借助第三方力量為其風控平臺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服務。”馬郢補充說。
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促使互聯網金融模式產生的動力源泉,是以全新商業與消費模式為特征的市場對“金融自由化”的追求。為此,互聯網金融機構需不斷加快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的步伐,持續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與深度,勇于突破,打造全新生態體系,以豐富的金融產品與模式滿足各類客戶多層次的需求。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機構還可與其他領域企業開展合作,推出與金融相關的增值服務,從而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拿信和財富來說,持續開發創新性的增值服務是公司能夠獲得穩定、高端用戶群體青睞的核心所在,”馬郢介紹說,“例如同世界游輪網的戰略合作,借助雙方的互補優勢,加速了信和財富旅游板塊的戰略布局,給客戶帶去了更多財富增值服務;雙方共同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業務渠道,讓互聯網金融與旅游業深入融合,構建了健康、完整的‘大金融’生態系統。”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在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警告,世界經濟面臨低增長、低通脹、高失業、債務攀升等灰暗前景。相反,我國網貸行業發展蒸蒸日上,并進入“萬億時代”。如此大的資金規模,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勇于走出國門,迎接“全球共同體”時代的來臨,以促進全球財富管理市場的服務創新。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工作總體部署中指出,要“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隨著互聯網金融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金融從此成為“一池活水”,也讓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取得全球領先的地位。
“產生于西方的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市場被發揚光大,”馬郢表示,“互聯網給所有機構帶來了渠道、信息與技術層面的革命,將支付與消費的場景拉近,投融資的門檻變低。小微企業、‘三農’、學生群體、普通工薪階層等在過去無法被傳統金融惠及的高成長性人群對獲得平等金融服務的迫切渴望,為互聯網金融機構帶來了機遇,也讓中國本土企業成為全球互聯網金融業的代表性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