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6 22:03:12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先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的28家,其中已經繳款的10家公司,在刊登招股說明書前,需要履行會后事項,需要兩周準備時間,剩余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證監會將合理安排審核進度。
每經記者 李智
就在市場各方沉浸在強勢反彈喜悅當中時,今日召開的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卻傳來了IPO重啟的重磅消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先按現行制度恢復前期暫緩的28家,其中已經繳款的10家公司,在刊登招股說明書前,需要履行會后事項,需要兩周準備時間,剩余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證監會將合理安排審核進度。
【推薦閱讀】IPO將重啟 已獲批文的28家企業率先恢復發行(名單)
證監會將率先恢復28只新股發行 影子股有望遭資金爆炒(附股)
預測:首批新股或兩周后發行
“融資是市場的最基本功能,隨著A股的企穩回升,IPO重啟的預期也越來越強,但是沒有想到會這么快”。面對IPO重啟的消息,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表現得頗為意外。
周五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目前股票市場已經進入了自我恢復和自我調節的階段,此時恢復新股發行將有利于增強市場活力,修復市場功能。
在具體的時間上,鄧舸表示,證監會決定將按照現行制度先恢復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企業中的10家企業IPO,預計需要兩周左右的準備時間,剩余的18家公司將在年底前恢復發行,接下來證監會將合理安排審核制度。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宣布IPO重啟的同時,證監會也透露將會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具體包括:一是針對申購新股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取消新股申購提前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繳款;二是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將一部分審慎監管要求的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三是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定價,以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四是加強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建立攤薄回報機制;五是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進一步提高信披質量,明確審計機構為勤勉盡責標準。
回顧:暴跌引IPO急剎車
毫無疑問,IPO重啟的消息讓很多投資者都感到頗為意外,因為就在今年7月,面對急速下跌的市場,證監會才剛剛宣布IPO暫緩的消息。
回顧當時,A股市場正經歷自6月15日以來的第一波急跌。從6月15日至7月3日短短14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急跌近1500點,區間跌幅超28%,不少個股遭遇腰斬。在這一背景之下,市場各方對于IPO暫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而證監會最初表示“考慮到近期市場情況,將相應減少發行家數和籌資金額”,但是依舊沒有阻擋股指下挫。最終,伴隨著滬、深交易所網站上出現一批“準上市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IPO“急剎車”的消息終于得到確認。
需要指出的是,在7月初管理層做出IPO暫緩決定之前的一個交易日(7月3日),上證指數報收于3686.92點,而本周五收盤時,上證指數收于3590.03點。
分析:股市震蕩上行趨勢不改
對投資者來說,最為關心的莫過于IPO重啟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星石投資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楊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重啟IPO基本符合預期,資本市場肩負著經濟改革轉型的重任,證券市場具備基本的融資功能,因此重啟IPO是應有之義;另外近期市場企穩回升,股市基本步入上升通道,市場對于重啟IPO也有一定的預期,所以重啟IPO并非超預期。
楊玲指出,即使重啟IPO,證監會也會在新股的發行節奏上有所控制,不大可能出現新股扎堆發行進而導致股市承壓過大的情況;另外證監會表示重啟重IPO之前,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取消預繳款制度,預計也不會對資金面造成很大沖擊;同時證監會并沒有提供重啟IPO的時間表,只是表示年內發行之前已經過會的28家企業,據了解這28家企業中小盤股居多,因此估計融資壓力不大。
楊玲稱,我國目前經歷著資產配置荒,經過央行數次降準降息,市場上的流動性非常充裕,對于IPO重啟,市場具備一定的消化能力;另外重啟IPO也算是最后一個利空落地,之前股市經歷了去杠桿、人民幣貶值等,進行了兩輪調整,目前基本算是利空出盡。因此我們認為IPO重啟最多會導致股市短期盤整,但中長期震蕩上行的趨勢不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