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去年我國5.6萬人赴韓整形 失敗率年增15%

人民日報 2015-11-03 10:16:00

據韓國官方統計,去年我國赴韓做整形手術的有5.6萬人。整形失敗的事故和糾紛越來越多,另據不完全統計,失敗率每年以10%至15%的幅度在上升。赴韓國做醫療美容項目,旅行社掙1/3,中介掙1/3,這已經幾乎是行業潛規則了。

網上的瘦臉針能信嗎?——來源不明的藥一概認定為假藥,不提倡個人購買相關藥品

記者:現在各種宣傳鋪天蓋地,微信微博上也活躍著不少整形專家,如何判斷整形醫院是否可信?如何判斷整形醫師是否可信?

馬繼光:醫療機構一定要有醫療主管部門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且它的診療科目須是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等。一般情況下,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基本是可以信賴的。醫療美容手術一定要在有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做,不能在美容院做,更不用說在家做,在會所做。

王忠杰:做醫療美容,大家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美容機構。選對了機構,再選擇在機構執業的有經驗的醫生。術前的咨詢了解非常重要。求美者求美過程一定要慎重,首先是對自己的需求一定要客觀真實,另外建議求美者多了解多咨詢。總之不要偏聽偏信,不要對夸大宣傳的美容效果沖昏了頭腦。

記者:網絡上、美容院里,常有人推銷所謂國外進口的產品,比如日本的水光針、美國的瘦臉針,靠譜嗎?

馬繼光:沒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進口的藥品就是假藥,就算是真的藥品,但是只要藥品來源不明,比如走私入境的,也是違法的,我們國家的法律一概認定為假藥。違法的東西你去消費,不僅鼓勵了違法行為,自身也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而且這些來源不明的藥品中,有些往往非常便宜,這類低價藥的安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我們不提倡個人購買、存儲整形美容相關藥品。醫療行業專業性極強,不是自己買塊肉回家切切燉燉就能做的事,它有嚴格的技術和規范。

王忠杰:大家知道,醫療美容使用的藥品、產品、器械、耗材等,必須是正規渠道采購并擁有正規相關批準文號的,都是不能在網上買賣的。求美者解決美容需求時一定要分清楚,是需要醫美技術,還是休閑養生,很多求美者為了價格便宜或方便去生活美容院或網購尋找醫美藥物或產品,本身就是選擇上的錯誤。醫療美容的價值關鍵在醫生的技術而并非藥品或產品本身。

整形適合所有人嗎?——有嚴重器質性疾病的人、求美心理異常的人、未成年人不建議整

記者:選擇不同整容項目的患者每年大概各占多少比例?整容有哪些風險?

馬繼光:30年前,在我們醫院,因為先天畸形和后天創傷進行整形的患者占90%,只有10%的患者是為了錦上添花的美容目的來手術,而現在后者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0%以上。

當然,只要是醫療行為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手術切口的瘢痕,術中及術后出血、術后感染等,此外,還有手術中的麻醉風險以及術后正常效果與求美者心理預期之間的差距。當然,在正規的醫療機構,找到專業的醫生,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手術風險。

不過,風險背后也對應一定的回報,外在上可以提升形象,增強就業、考取藝術院系的競爭力,內在上可以提升個人自信心。

王忠杰:從技術手段上,醫療美容大體劃分為手術整形美容和非手術整形美容。前者包括下頜角祛除手術、重瞼手術,假體隆乳術等,注射美容、激光美容、中醫理療美容則屬于非手術整形美容。目前來看,非手術整形美容更加流行。根據統計,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2/3或者更多的人群會選擇非手術整形。

任何一種醫療美容方式,都具有醫療風險性。都必須在醫療美容機構由醫務人員操作實施。一般來說,風險與手段相對應,手術整形的風險大于非手術整形。

記者:哪些人群不適宜整形呢?怎么看待整形成癮?

馬繼光:整形美容不可走入誤區,我們不提倡過度整形美容,比如有些網上曬出來的照片,我們一看就是整過度了,動了有十幾處地方,過度追求錐子臉、高鼻梁,反而不美了。任何事情過猶不及。

在我馬上要做的三臺手術中,兩臺都是整形修復。兩位女士,專程從外地來,對于之前的整形手術不滿意。在我們醫院,因為求美而做整形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整形手術失敗或是術后效果個人不滿意,來做修復的。

王忠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大的范圍說呢,所有人都有追求美麗、年輕態的愿望,這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大方向。但是確實有一部分人不適合整形美容,尤其是一些大的手術整形美容。比如有身體嚴重器質性疾病的人,求美心理異常的人群,還有就是未成年人不建議過早進行整形美容。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韓國整形失敗率 瘦臉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