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00:30:1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昨日(10月27日)是“雙降”后第二個交易日,A股各指數在經歷深V震蕩后勉強收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有機構認為,多個中期因素壓制了市場由反彈轉為反轉的可能性;但與其他資產相比,藍籌股配置價值遠高于存款和房產。
大/市/風/向
震蕩上行格局不變
近日,太平洋證券指出,本周是三季報集中釋放期,此前業績預告顯示分化仍然明顯,三季報對市場整體影響雖然偏負面,但程度有限。
安信證券認為,三季度各經濟數據出現下滑,且近期外匯占款連續流出,市場再次迎來“預期之中”的雙降,無風險利率下行邏輯得到不斷夯實,同時地產鏈條可能迎來交易性的機會(上周五已有所表現);另一方面,證監會對操縱特力A等股票股價的行為作出嚴厲處罰,雖然可能對市場短期的風險偏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會較快消除,長期來看,加強監管、肅清交易環境更加有利于市場走出理智的行情。
安信證券認為,從風險收益比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可以大量配置的資產中,A股已經處于相對優勢的地位。“水漲船高”的寬松背景下,A股市場很難真正跌到非常便宜的“價值區間”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26日,上海證券分析師屠駿也表達出類似觀點。其認為,一線城市目前租金回報率不足2%,隱含估值超過50倍;1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5%,隱含估值也超過50倍;從債券銀行理財類資產來看,企業債收益率4%~5%,10年期國債3%,遠高于不到2%的存款利率和房產租金回報率,從長期看仍有配置價值。
屠駿特別指出,目前滬深指數市盈率約為13倍,創業板100倍。即便考慮盈利下滑和壞賬上升,藍籌10倍左右的PE估值以及3%~5%以上的股息率,配置價值也遠高于存款和房產。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藍籌股三季報情況
行/業/熱/點
兩網絡股受關注
10月20日,華為宣布,未來五年計劃投入10億美元支持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的開發者。此舉是華為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造一個開放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生態系統的同時,有利于華為直接與開發者進行合作以完善后者的想法。華為將開放其在當前重點熱門領域的眾多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軟件定義網絡、大數據以及自帶設備辦公。
為此,華為將打造基于“LEADS”理念的新平臺eSDK。“LEADS”理念包括云化的遠程實驗室服務(Lab-as-a-service)、端到端的開發資源獲取(End-to-end)、支持敏捷開發的流程及工具(Agile)、專注的全時在線專家支持(Dedicated)和在線互動的開發者社區(Social)。
中金公司對此分析稱,網絡將是創新性開源軟件的下一個前沿領域。目前人們仍在購買硬件負載均衡器和DNS設備,但這些很快會被軟件取代,開源項目將迎來成熟時機。
而另一個大機會將會出現在新一批進軍科技領域的公司中,這些公司包括汽車制造商和家庭安防廠商。隨著智能市場逐漸進入物聯網時代,它們正積極利用著開源平臺。
中金公司建議投資者關注網絡架構變化最大的受益者光迅科技和同方國芯。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開源項目進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